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税务  >  税收债权消灭时效

税收债权消灭时效

税收术语

  税收债权消灭时效是指税收债权不行使的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内持续存在,即经过一定的法定期间不行使税收债权,即产生该税收债权丧失的法律效果。税收债权消灭时效由法律事实、期间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法律后果是核心要素。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是法律对社会关系加以确认和保障的结果,是一种规范性事实或构成性事实。

目录

税收债权消灭时效的作用

  1.有助于实现税法的安定性和税收法律秩序的和平。由于税收请求权在发生后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愈加难以证明,对有关证据资料不可能无期间限制地进行永久保管,当事人的记忆时间也有限,因证明困难导致无法正确查明的事实与时俱增,此时如再允许强求,税收的确定和征收将大受影响。为避免举证困难和课税凭证资料的过长保管,维持法律秩序的稳定,税收债权请求权的主张不能毫无时间的限制,至少,应就该项权利主张赋予债务人一项抗辩权,或使该项权利归于消灭。

  2.税收债权消灭时效会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正如法谚所谓“法律不保护权利上之睡眠人”,消灭时效削弱了权利人的权利,其用意无非在于限制权利的不行使,增进征税效率,防止征税机关因“怠于行使征税权力”而导致税款损失,并保护纳税人的权利。

  3.作为证据之代用。税收债权长期不行使,会因有关证据的湮灭而使税收债务难以证明。实行时效制度,凡时效期间届满,即认定税收债权人丧失权利,此系以时效作为证据之代用,可避免当事人举证及法庭调查证据的困难。这也说明,时效制度所要实现的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正义,而只是一种相对的正义,是可能比较接近于实质的正义。

税收债权消灭时效的意义

  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对于维护稳定的私法秩序,保护纳税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般包括税收债权的"核定时效"与"执行时效".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并非由税收债权成立之日起算,而是因核定时效期间与执行时效期间而有所不同.如果纳税人的行为构成税收犯罪.则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等同于相关罪名的刑事追诉时效。

税收债权

  税收债权,是指税收债权人请求税收债务人为其给付的权利,即国家请求纳税义务人交纳税款的权利。税收债权是财产权之一种,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和评价,税收债权的标的物主要是货币。税收债权属于法定之债,只要发生了税法规定的行为或事实,就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由纳税主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人是基于税法的规定于应税事实发生时承担纳税义务,而征税机关则依国家的授权而收取税金。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税收专项检查    下一篇 集中工作方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