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审计  >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

  在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审计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审计人员也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目录

审计抽样的种类

  审计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其中,统计抽样又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是同时具备随机选取样本项目,以及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这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不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即为非统计抽样。

  属性抽样是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变量抽样是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

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

  1、样本的代表性

  由于审计抽样是通过审查样本,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因此能否从样本审查结果准确推断总体特征以形成可靠的审计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审计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是否能够充分有效地代表审计总体,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

  2、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根据样本特征所推断的审计总体特征与审计总体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审计中采用抽样方法所直接导致的,只要是实施抽样审查法,抽样误差的存在就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

  3、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

  适量抽取样本,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样本,充分地审查样本,在审计抽样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些都只是为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准备必备条件,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4、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抽样只是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方法而已,这些方法本身再科学,再可靠,方法的选择、方法的执行、对执行的监督检查仍然是由审计人员来进行的,因此审计人员的素质即审计人员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抽样的工作质量。

审计抽样的流程

  审计抽样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样本设计阶段、样本选取阶段、样本评价阶段。

  (一)样本设计阶段,任务就是根据审计目标抽样总体的特征来设计样本。这个阶段的工作步骤主要有:

  1、确定测试目标。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则目标就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的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如果用于细节测试,则就是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审计证据。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定义总体注意要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抽样单元是构成总体的单个项目,定义抽样单元时要使其与测试目标相一致。另外还有分层,对总体项目变异性比较大的,应该考虑分层,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减少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这一步就是确定一个评价标准,对样本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是否构成偏差和错报。

  4、确定审计程序

  (二)样本选取阶段,任务就是确定设计的样本规模,并将其采用一定的抽样方法选取出来。

  1、确定样本规模,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确定样本规模

  2、选取样本。选取样本的方法有四种:随机数表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

  ①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

  ·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确定随机起点和选号路线。

  随机数选样不仅使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而且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这种方法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适用。由于统计抽样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计量实际样本被选取的概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统计抽样。

  ②系统选样。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系统选样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在总体随机分布时也可适用于统计抽样。

  ③随意选样。随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三种基本方法均可选出代表性样本。但随机数选样和系统选样属于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即对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选取样本,因而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当然也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而随意选样虽然也可以选出代表性样本,但它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因而不能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3、实施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选取的所有样本项目实施适合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发现并记录样本中存在的误差。如果有的项目必要的审计程序不能做,则要实施替代程序。

  (三)样本评价阶段,目的是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结果推断评价总体的偏差和错报。

  1、分析样本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识别出的所有偏差和错报进行调查,分析差异的性质和原因,评价其对审计程序的目的和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2、推断总体误差。对应的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时,分别是总体偏差率和总体错报金额。考虑推断出的总体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3、形成审计结论。在形成审计结论时,要区分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因为统计抽样可以量化抽样风险,而非统计抽样大多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所以对于非统计抽样下评价差异时相对于统计抽样下的评价要严格许多。

  在统计抽样下:

  对于控制测试,将根据样本计算的总体偏差率加上抽样风险,得到的预计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前者小于后者,总体可以接受,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前者≥后者,总体不能接受,该项控制没有有效运行,这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追加实质性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接受总体,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进一步证实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对于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利用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前者低于后者,总体可接受,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前者≥后者,总体不能接受,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在非统计抽样下:

  对于控制测试,因为抽样风险无法可靠计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总体不能接受。前者远远小于后者,总体可以接受。前者小于但是接近后者,注册会计师要考虑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收集审计证据。

  对于细节测试,如果调整后的总体错报大于可容忍错报,或者虽然小于但很接近可容忍错报,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不能接受,该项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如果前者远远小于后者,总体可以接受,不存在重大错报。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抽样审计    下一篇 抽样误差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