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替代法
因素替代法又称连环替代法,它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通过这种计算,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说,比重法和相关比率法旨在建立或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确定各项财务和经营结构,或会计项目结构,那么,因素替代法就是对其中的综合性指标或项目作进一步的内部结构分析,即对影响或决定综合指标或项目的各项因素及其对综合指标或项目的影响程度作出测定和评价。
因素替代法的使用
因素替代法可以在两种情况下深化结构分析:对综合指标的构成因素进行影响程度分析;对财务报表项目的构成因素进行影响程度分析。现举例说明:
①对综合指标构成因素的分析。
综合性财务或经济指标通常涉及不同报表中的两个项目或更多的项目,对这类指标进行分析就是要判断各财务报表项目对所计算的指标结果的影响。
②对财务报表项目的构成因素的分析。
财务报表项目通常受多项构成因素的影响,对财务报表项目构成因素的分析,就是要确定这些因素对财务报表项目总结果的影响程度。
【案例】某企业2019年度的A商品销售额计划数为1 000万元,实际数为1 200万元;计划销售量为100 000件,预期平均售价为100元;实际销售量为125 000件,实际平均售价为96元。如果采用因素替代法对影响销售增加200万元的销售后价格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其结果如下:
①计划销售额:
100 000×100=10 000 000(元)
②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销售额:
125 000×100=12 500 000(元)
12 500 000-10 000 000=2 500 000(元)
③由于平均售价下降而减少销售额:
125 000×96=12 000 000(元)
12 000 000-12 500 000=-500 000(元)
④两项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2 500 000+(-500 000)=2 000 000(元)
可以看出,A商品销售实际超计划200万元的原因是: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250万元,平均销售单价降低使销售额下降50万元。
因素替代法的计算公式
假设:我们的研究对象是M,A、B、C、分别是驱动因素,且M=A*B*C
现在要比较预算数M0与实际数M1的变化
实际数:M1=A1*B1*C1
预算数:M0=A0*B0*C0①
替代A因素:A1*B0*C0②
1、②一①就是A因素的变动对研究对象M的影响
替代B因素:A1*B1*C0③
2、③一②就是B因素的变动对研究对象M的影响
替代C因素:A1*B1*C1④
3、④一③就是C因素的变动对研究对象M的影响
综上1+2+3就是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变化原因。
因素替代法的特点
01 顺序性
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顺序并依次替代,不能随意颠倒。
02 连环性
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除第一次替换外,每个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
03 假设性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是运用连环替代法(因素替代法)测定因素影响的条件。
因素替代法案例分析
根据下表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材料费用总额=产量×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单价
计划指标材料费用总额=100×8×5=4000元
替换产量:110×8×5=4400元
替换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110×7×5=3850元
替换单价:110×7×6=4620元
产量因素变动影响数:4400-4000=400元
材料消耗因素影响数:3850-4400=-550元
单价因素影响数:4620-4400=770元
综上,产量和单价的增加会导致材料费用总额的增加,材料消耗量的减少会导致费用总额的下降。
全部因素影响数:400-550+770=620元
由此得出,该材料的实际费用总额比计划费用总额超支了620元,主要是由于产量的增加导致费用总额增加400元,由于材料单耗下降,使得费用总额减少550元,由于材料单价的上升,导致成本费用总额增加770元。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