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款项比例
预付款项比例是指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例。观察预付款项比例大小,同比上升或下降几个百分点,过去十年走势,并与行业比较。预付款项比例=预付款项/总资产。查找短期和长期上升的原因;对A股,通常在财报后半部分的“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能找到。
预付款项比例解析
优质企业的预付款项比例通常低于行业均值,常见在0%-5%,反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资金运用。供应商信用高,履约可靠。
劣势企业的预付款项比例往往高于行业均值,常见在5%-15%,因供应链管理差,需预付以维持采购。供应商履约风险高,资金占用大。
若预付款项比例的走势,与总资产周转率的走势一致,或更快下降,说明相关经营稳中向好。
预付款项比例过高的解读
预付款项是公司为了购买商品或服务,提前支付的款项。如果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例过高,可能是公司在虚增资产。
预警指标:
“预付账款”/“总资产”>10%,危险。
解读:预付款项过高,可能是公司通过虚构采购用来转移资金,进而虚增利润,以掩盖利润表中的问题。预付款项造假就像公司把钱提前打给了“假的供应商”,看起来有交易,实际上可能是套取资金去虚增利润,也可能是用来弥补资金亏空。
预付款项比例案例
2025年第一季,贵州茅台的预付款项为0.43亿元,与总资产的比例为0.01%,同比持平,长期呈下降趋势;过去十年,此项累计为82.93亿元,平均比例为0.42%,与行业均值持平。此项主要是预付给当地政府的土地挂牌出让保证金,在2023年以前不少,可见茅台之前一直在扩产。
预付款项概述
定义:预付款项是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
对于企业,其经营流程为:资本->资产->产品->销售->资本的过程。如果此过程顺畅,企业的资本中的货币资金占比必定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
预付款项是企业为获得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或获得生产产品的固定资产而预付的款项。从朴素的经营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企业在无预付款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供货商的原材料来支持自己企业的产品生产,并进行销售,此种销售模式无疑是最好的,即即使无营运资本也可以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预付款占营运资本过高,则其在整个产业链中必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经营利润容易被上下游企业挤压,资本容易被上下游企业占用;相反,如果一个企业基本无预付款,说明其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