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ERP)是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增值的影响,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也称为实际保护率或有效关税率。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有效保护率(ERP)=(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100%
=(V’-V)/V
式中,用V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产品生产过程的增值;V’表示在各种关税保护措施作用下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值。
式中,国内加工增值为成品国内市场价格减去投入品费用。
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关系
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的区别在于:名义保护只考虑关税对某种成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影响,有效保护则考察了整个关税制度对被保护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的影响,它不但注意了关税对制成品的价格影响,也注意了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征税而增加的价格。
有效保护理论认为,对生产被保护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征收关税,会提高产出品的成本,减少制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降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程度。(反比)
有效保护率>名义保护率,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率=名义保护率,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等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率<名义保护率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低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甚至会出现负保护的现象。
关税有效保护率对一国制定关税税率的指导意义
从有效保护率概念中很容易导出这样几个值得重视的结论:
首先,一国可以建立“瀑布”式或不断升级的关税梯度结构,即对越低加工阶段的产品课征越低的名义关税率。
其次,要防止负有效保护率的出现。其含义是如果对这个最终产品的中间投入课征的关税高至使它不仅抵消了对最终产品课征的关税,而且中间成本的上升还消除了最终产品价格与中间投入价格之间的差距,那么这时该产品的实际价格就会变成负的。
再次,一国降低关税总水平,但全面衡量却增加了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也就是说,产业保护可在降低关税的条件下实现。即根据有效保护理论,关税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于高的名义税率,它与降低关税水平并不矛盾。
降低关税水平依然可以提高关税的有效保护,但这必须与有效的制度结构安排为基础,有效的关税结构安排与有效的产业结构安排是其实现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