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会计百科  >  财务  >  成本计划指标

成本计划指标

计划期对成本进行控制、考核和分析的依据

  成本计划指标是计划期对成本进行控制、考核和分析的依据。

  成本计划是指在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降低成本的要求及其相关资料,通过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计量形式表现计划期产品的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成本水平,作为控制与考核成本的重要依据。

目录

成本计划指标的分类

  按成本计划指标的重要程度,可分为考核指标和核算指标。主要包括:

  1、单位产品成本指标。指平均每件产品所消耗的费用。

  2、产品总成本指标。指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费用支出总额。

  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包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成本计划指标的预测

  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的预测

  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正常生产过、有历史成本资料,并在计划年度继续生产的产品,对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主要是通过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指标体现的。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可比产品上年平均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

  成本降低指标预测的步骤通常是:首先对上年成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计划年度影响产品成本的各项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综合测算成本可能降低的幅度。

  (1)计算上年度平均单位成本水平

  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是以上年平均单位成本为基数计算的。如果在计划年度开始以后编制成本计划,则应当以上年度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作为计算依据;由于成本计划的编制通常是在上年第四季度进行的,所以上年平均单位成本需要预计。公式为:

  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l—3季度实际总成本+预计第4季度总成本)/(1—3季度实际产量+预计第4季度产量)

  (2)确定各种主要因素对成本降低的影响程度

  计划年度各项计划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各项增产节约措施的采用,均会使计划年度单位成本水平较上年单位成本水平发生变化。企业应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抓住重点,对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测算。一般可以从节约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利用设备,节约管理费用等方面制定增产节约措施,测算各自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①测算材料费用节约对成本的影响

  产品成本中材料费用的大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材料消耗定额水平的高低;二是材料价格的变动幅度。

  材料消耗定额的降低,会使产品单位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应地降低,两者降低幅度是一致的,但是,材料费用的降低率并不能等于产品成本的降低率,因为材料费用只占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所占比重占多大,材料费用降低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也就有多大。因此,由于材料消耗定额的降低形成的节约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材料消耗定额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率/直接材料占单位成本比重

  材料消耗定额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额=上年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总成本/材料消耗定额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如果计划年度企业除了降低材料消耗定额外,材料价格也会发生变动,则材料价格降低而形成的节约对成本的影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率)×材料价格降低率×直接材料占单位成本比重

  上述公式需说明的是,对消耗定额已降低部分,价格变动对这部分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公式中必须扣除这一部分。

  材料价格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总成本×材料价格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以上两个计算过程,也可合并计算如下:

  材料消耗定额和价格同时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1-(1-材料消耗定额的降低率)(1-材料价格的降低率)]×直接材料占单位成本比重

  材料消耗定额和价格同时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总成本×材料消耗定额和价格同时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②测算工资费用节约对成本的影响

  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超过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时,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就能节约,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相互作用影响的成本降低率=[1-(1+平均工资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提高率)]×直接人工占单位成本的比重

  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相互作用影响的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总成本×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相互作用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由于以产量表示的劳动生产率同以工时表示的劳动生产率互为倒数,所以当掌握了计划年度工时定额降低幅度资料时,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其成本降低率:

  工时定额降低和平均工资增长影响的成本降低率=[1-(1+平均工资增长率)÷1÷(1-工时定额降低率)]×直接人工占单位成本比重

  或:=[(1-(1-工时定额降低率)(1+平均工资增长率)]×直接人工占单位成本比重

  需要说明的是,如直接人工的支付是以计件工资为基础,则单位产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只受单位产品计件工资标准的影响。这样,由于计件单价的变化影响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表达为:

  计件单价变动影响的成本降低率=计件单价的变动率×直接人工占单位成本的比重

  ③测算制造费用节约对成本降低的影响

  企业组织管理生产发生的制造费用,有一部分属于变动性制造费用,如消耗性材料,间接人工等,这些费用是随产量增长而增长的,因此其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费用支出水平的降低方面,而与产量的变动无甚关系。另有一部分属于固定性制造费用,其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费用总开支的变动水平;二是产量的变动幅度,只要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固定性制造费用增长幅度,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就会降低,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计划年度变动制造费用降低率×变动制造费用占单位成本比重

  固定制造费用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1-(1+固定制造费用增长率)÷(1+生产量增长率)]×固定性制造费用占单位成本的比重

  变动(固定)制造费用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总成本×变动(固定)制造费用降低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2、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指标的预测

  不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以往年度没有正常生产过的产品,其成本水平无法与过去相比较,常用成本预测方法一般有:

  (1)技术测定法

  就是在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根据产品设计结构、生产技术条件和工艺方法,对影响人力、物力消耗的各项因素进行技术测试和分析计算,从而测定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要对设计、工艺、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模、劳动效率和工时消耗以及各种技术经济定额进行测定,比较科学合理,但工作量较大。对品种较少,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可以采用。

  (2)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是事先确定要在一定时期内努力实现的成本。在正常情况下,新产品目标成本应体现企业期望目标业绩,但它又是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制定产品目标成本主要有下列两种方法:

  ①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内在的相互制约关系来确定产品目标成本。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只能在降低成本方面挖潜力,所以,目标成本实际上是在价格;利润既定的情况下倒挤出来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不可比产品预测目标成本=预测单位产品售价×(1-税率)-预计单位产品目标利润

  上公式中利率是指价内税。

  ②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它可以是按平均先进定额制定的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也可以从国内国外同类型产品成本中选择先进成本水平仆为其目标成本。

成本计划指标的计算方法

  成本计划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法、比例计算法、基础调整计算法、直接汇总法。

  1、直接计算法,即根据有关定额、价格、标准和分配率计算确定产品项目成本和单位成本计划数。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成本项目计划数=单位产品消耗数量定额×价格标准

  式中,单位产品消耗数量定额指材料、燃料等实物量消耗定额和工时消耗定额;价格标准指消耗实物的计划单价和工时费用率,例如:

  单位产品主要材料计划成本=∑(单位产品各种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该种主要材料计划单价)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计划成本=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划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2、比例计算法,即根据相关项目的成本(费用)计划数和一定比例来计算确定成本(费用)项目计划数。其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成本(费用)项目计划数=相关成本(费用)项目计划数×计划比例

  例如,单位产品应付福利费计划提取数=单位产品工资计划成本×福利费提取的比例

  3、基础调整计算法,即根据计划指标的基期实际数,考虑计划举将会发生的变化程度,计算确定成本(费用)计划数。其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某项成本(费用)计划数=该项成本(费用)基期实际数×(1±计划期该项成本(费用)升降的百分比)

  4、直接汇总法,即根据计划指标之间的统属关系,将所属指标直接汇总,求得总额指标。例如,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即可直接汇总求得。

相关术语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成本作为资本耗费,发生于生产过程,而补偿价值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范畴;作为商品的所有者的经营者为首,常常会对分配领域的一些支出,列作生产成本,导致实际补偿价值和已经消耗的C+V+不一致。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成本计算期    下一篇 存置成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