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的两层含义
结构性失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另一层含义的结构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其产品出口的需求收入弹性低,或虽然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但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不平衡与临时性不平衡不一样,具有长期的性质,扭转起来的相当困难。
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
一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二是因为本身产业结构单一、落后,产品类型没有竞争力。
第一,在世界市场需求变化后,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
第二,一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卖的都是必需品,别的国家收入降低时需求还稳定,但一旦别的国家经济增长后需求就大幅下降),或者虽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但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失衡。(卖的是奢侈品但进的都是必需品,一旦价格上涨,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别人的东西还必须买)。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将可以分为季节性和偶然性失衡;结构性失衡;周期性失衡;货币性失衡;不稳定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季节性与偶然性失衡:指由于生产和消费存在季节性变化的规律,从而会对一国进出口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该国的季节性国际收支失衡以及由于一些突发的偶然因素例如地震等所造成的失衡。
结构性失衡: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由此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周期性失衡: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周期的影响,会对于生产,消费等产生影响,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性失衡:一国货币价值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国内物价水平发生变化,从而使该国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比较发生相对变动,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不稳定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主要指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短期投机资本流动以及为逃脱外汇管制,以及战争等因素导致的货币贬值而产生的资本外逃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