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财务  >  再融资债券

再融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分类

  再融资债券,是为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而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即“借新还旧”债券。

目录

再融资债券概述

  再融资债券由财政部在《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018〕61号)提出,并在《2018年4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中首次披露。财政部明确再融资债券是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因此前年份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期限较短,部分已经到了偿还本金的时间,再融资债券的发行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

  虽然再融资债券和置换债券均是“以新还旧”,但两者在“还旧”上仍有区别:置换债针对的是以非政府债券形式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再融资债券针对以政府债券形式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随着2018年8月地方政府债务三年置换期结束,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将以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为主。

再融资债券分类

  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度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再融资债券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专项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的专项债券本金。

  二是,一般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的一般债券本金或者置换部分隐性债务。

再融资债券的特点

  再融资债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再融资债券不增加地方政府新增净借款额度,不影响地方政府预算收支平衡。这是因为再融资债券只是用于偿还或置换已有的到期或高成本的债务,并不增加新的负债。

  二是,再融资债券可以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和偿还压力。这是因为再融资债券可以利用当前市场利率水平较低的机会,通过发行低息的新债来替代高息的旧债,从而节省利息支出。同时,再融资债券也可以延长地方政府的偿还期限,缓解短期内的还款压力。

  三是,再融资债券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和市场信誉。这是因为再融资债券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增强市场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的信心。同时,再融资债券也可以规范地方政府的负债管理和信息披露,提高地方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性。

新增债券到期与再融资债券关系

  1.再融资债券发行时间与所偿还新增债券到期时间的关系

  根据数据统计,将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行日期(以下简称“发行日期”)与其所偿还的新增债券的到期日期(以下简称“到期日期”)相比时,存在两种情况:①发行日期提前或等于到期日期;②发行日期滞后于到期日期。一般来说,债券在到期日期应对本金进行偿还,因此,大部分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行日期都不会滞后于所偿还债券的到期日期,据统计,75.80%的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日期要提前或等于所偿还债券的新增债券,偿还规模占比达到84.54%。

  总体来看,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日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提前于对应偿还的新增债券的到期日期,在新增债券存在分期还本的情况下,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日期会有大幅度的提前;少部分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日期会滞后于对应新增债券的到期日期,但不会滞后太多,最终还是会和新增债券在同年度发行。

  2.再融资债券偿还比例

  在全国所有被再融资债券偿还的新增债券中,有25.43%的新增债券是由再融资债券完全偿还;再融资偿还比例超过八成的新增债券的数量占比达到76.22%。再融资偿还比例较低的债券多为两类:一是定向承销置换债券;二是采取分期还本方式的新增债券。但需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新增债券采取分期还本的方式能够减少对再融资债券的依赖,造成这种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债券到目前为止仅有一部分本金有偿还需求,因此再融资偿还比例较小,不代表这些债券今后需要偿还的本金不会继续使用到再融资债券。

再融资专项债券信息披露方式

  《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财预〔2018〕209号)文件明确要求:“①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在再融资债券发行前,提前5个以上工作日公开以下信息: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以及原债券名称、代码、发行规模、到期本金规模等信息。②在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前,提前5个以上工作日公开以下信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专项债务情况、拟发行专项债券信息、拟发行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信息以及第三方评估信息”。

  再融资专项债券和新增专项债券披露材料内容均涉及债券名称、发行规模、债券期限、还本方式、资金投向的相关信息。再融资专项债券和新增专项债券两者披露材料内容的主要差异在于:

  1、债券概况:再融资专项债券通常会标注偿还哪一只地方政府债券,不能直接用于项目建设,但可为地方政府缓解政府偿债压力;而新增专项债券则是用于具体的项目建设。

  2、资金投向:再融资专项债券披露的是本批次拟偿还的到期债券名称,以及偿还这一期债券拟发行规模;新增专项债券信息披露的则是某一期债券下具体建设的项目名称、总投资额以及本次拟发行债券规模。

再融资债券的意义

  对地方财政而言,再融资债券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还款压力,降低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提高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和市场信誉,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

  同时,再融资债券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规范债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增强地方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性。

  对市场而言,再融资债券可以增加地方政府债券的供给,丰富市场的投资品种,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再融资债券也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增加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促进市场的定价效率。

  此外,再融资债券也可以增强市场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的信心,降低市场的风险溢价,有利于稳定市场的预期。

  对宏观经济而言,再融资债券可以支持地方政府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同时,再融资债券也可以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平衡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收入分配和支出责任,有利于实现财政的均衡发展。

  总之,再融资债券是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地方政府债券,既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又有利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下一篇 显性债务

参考资料

[1].  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通知 - 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80374.ht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