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

出口贸易制度

  出口管制是指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政策等方面的需要,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形式,对出口商品实行的管理措施。

  我国的出口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第二条:是指国家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境外转移管制物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向外国组织和个人提供管制物项,采取禁止或者限制性措施。

目录

出口管制的目的

  政治与军事的目的

  通过限制或禁止某些可能增强其他国家军事实力的物资、特别是战略物资的对外出口,来维护本国或国家集团的政治利益与安全。同时,也通过禁止向某国或某国家集团出售产品与技术,作为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种手段。对敏感技术和原料进行出口管制,也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运载工具不扩散制度的重要环节。

  经济的目的

  对出口商品进行管制,可以限制某些短缺物资的外流,有利于本国对商品价格的管制,减少出口需求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冲击。同时,出口管制有助于保护国内经济资源,使国内保持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从而利用本国的资源来发展国内的加工工业。

出口管制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出口管制制度,通过制定管制清单、名录或者目录(以下统称管制清单)、实施出口许可等方式进行管理。

受管制物项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第二条,国家对两用物项、军品、核以及其他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的货物、技术、服务等物项(以下统称管制物项)的出口管制,适用本法。管制物项,包括物项相关的技术资料等数据。

出口许可证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第十二条,国家对管制物项的出口实行许可制度。

  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管制物项或者临时管制物项,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申请许可。

  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管制物项以及临时管制物项之外的货物、技术和服务,出口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或者得到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通知,相关货物、技术和服务可能存在以下风险的,应当向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申请许可:

  (一)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二)被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三)被用于恐怖主义目的。

  出口经营者无法确定拟出口的货物、技术和服务是否属于本法规定的管制物项,向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提出咨询的,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答复。

政策法规

  国内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国内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以及国际政策法规详见中国出口管制信息网。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对等关税    下一篇 成文法

标签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相关问题   http://exportcontrol.mofcom.gov.cn/article/cjwt/202111/288.html
[2].  政策法规-中国出口管制信息网   http://exportcontrol.mofcom.gov.cn/zcfgList.s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