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折旧被称为无形资产摊销。如果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确定,摊销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残值为0。如果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无法确定,则进行期末减值测试。
无形资产折旧的方法
无形资产折旧的方法,有三种:
1、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可以采用类似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
2、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如约定只能产多少产品)。
3、无法可靠确定其预期消耗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可能大部分都是这个)。
无形资产折旧的解读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是同样的原理,都涉及折旧和减值。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叫折旧,叫摊销,意思完全一样,只是摊销仅适用于无形资产。
(1)摊销方法
摊销必然会涉及摊销期限,没有期限肯定无法摊销。所以,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不需要摊销,只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才应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摊销金额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是指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同固定资产)
应计摊销额=原价-预计净残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残值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残值一般为零。
(4)摊销期限
自其可供使用时(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开始至终止确认时止。
达到预定用途类似于固定资产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计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其他资产的,则其摊销费用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举个例子,甲公司本年1月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支付价款5000万,预计使用寿命10年,用于产品生产;同时购入一项商标权,支付价款3000万,预计使用寿命15年,假定预计净残值为0,直线法摊销,问本年账务处理,
分析: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摊销如生产产品成本,商标权未说明,计入当期损益
购入无需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5000
无形资产——商标权 3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计提本年摊销
借:制造费用——非专利技术500
管理费用——商标权200
贷:累计摊销700
折旧和摊销的本质
对于折旧和摊销,大多数人都说它们是一个意思,区别在于对于固定资产来说叫折旧,对于无形资产叫摊销,但是,摊销的对象除了无形资产以外,还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还有的说法是,折旧针对的是资产,摊销针对的是费用,但明明无形资产也是摊销,难道无形资产是费用?
这两种说法不是矛盾的么,很多人到这里就有点晕了,其实这就是折旧和摊销的本质含义没有搞明白。
如果折旧和摊销代表的是一个意思,为何要发明两个不同的词汇呢
折旧,顾名思义,就是资产因为变旧了从而导致其价值打了一个折扣,这个折扣就是一种费用,即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年限、磨损和腐蚀等因素而逐渐损耗而失去原有价值所应承担的费用,随着累计折旧的增加,资产的价值打折越厉害,逐渐下降,最后只剩下残值了。
摊销,顾名思义,就是分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分摊一般都是针对的费用,比如每一个东西花了多少钱,这些钱大家怎么分摊,只不过企业里面分摊说的是如何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分摊,比如,一年租金12万,分摊到每个月就是1万。
在企业里面也一样,一般来说,固定资产的金额都比较大,所以一般折旧的期限都比较长,而摊销的对象一般价值比较低,需要摊销的金额一般比较小,所以摊销的期限也比较短。
总结一下,折旧的对象是固定资产,一般金额较大,所以折旧的时间长一点,基本上也都有部分残值。而摊销的对象是非固定资产(包括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长期待摊费用),一般金额比较小,一般都是当作费用进行分摊,分摊的期限也比较短。最终,不论是折旧还是摊销,每一期计提的时候都要转入费用。
其实,摊销和折旧存在本质上还是因为权责发生制和收入成本费用匹配性原则,拿包子铺举例子,我花10万买了一个制作包子的机器,假设正常可以用五年,五年之后就只能卖破烂了,也就是说这个机器的价值只能存在5年,
这五年内,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工作制作出无数的包子卖出去为企业带来收入,假如这五年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入是100万,每年的平均收入就是20万,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而导致的磨损发生折旧,所以这10万的购买成本也只能在这5年之内进行摊销,每年摊销2万,也就是说这每年20万的收入里面,这台机器贡献了2万的费用,这这体现了收入和费用匹配性原则。
另外,虽然我购买的时候一次性花了10万,但是它是逐步的产生价值和发生消耗的,所以这10万就不能一次性计入当时购买期间的费用,而应记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内。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权责发生制和收入费用匹配原则本质是一回事,权责发生制是收入费用匹配原则的基础,收入费用匹配原则是权责发生制的具体体现。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创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