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预算执行
支出预算执行是公共管理部门实施宏观调控、落实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手段和重要工具之一,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约束,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使用资金,合理安排支出进度。
支出预算执行的内容
按照预算管理“先定项目再定预算”的理念,预算编制的首要原则是合理预计事业发展支出,即“谋事”,预算编制要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各项支出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此,支出预算执行要以业务推进为主线,统筹内部管理业务,整合配置资源,并按预算规定的用途,做好资金使用。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不得虚假列支。同时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如何深入推进支出预算执行
一、按支出功能和经济分类科目细化预算执行
按照党中央、省、市统一部署,扎实完成预算执行工作任务,将预算执行细化至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明确预算执行相关要求,预算执行细化为部门预算经济分类和政府预算经济分类科目,更加清晰地、多维度反映财政支出用途。
二、细化改进结转结余和当年预算支出执行
加强当年预算执行进度管理,按照总体部署,按不同预算来源细化支出业务流程,将结转资金和当年预算分开执行,统计收回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进行统筹盘活使用,为统筹预算编制与结转结余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下一步继续深入细化预算执行创造了条件。
三、稳步推进预算执行细化至具体科目
项目预算执行是加强支出进度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和效率的重要抓手,将部门预算执行细化至具体科目,方便跟踪监测每个具体项目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项目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部门和单位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精细化预算执行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部门过紧日子要求,从用款计划批复、资金拨付等方面进一步精细化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细化预算资金拨付,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实施条例要求,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单位用款需求细化拨付预算资金;并及时开展支出清理对账,按月开展部门、单位支出对账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
预算执行概述
预算执行,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把预算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具体实施步骤。预算执行工作是实现预算收支任务的关键步骤,也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使预算管理的重点从预算编制转向预算执行,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规范使用资金已成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作用在于:
(1)促进地方财政服务经济转型。地方财政工作长期存在重收入和投入、轻视预算支出和支出效益的弊病;另外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工作执行不到位,资金存量多,使用效率不高,影响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增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政府财政和地方公共领域主管部门,根据经济形势筹划资金缺口,并将有限的财政资源花在重点领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财政资金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应当与厉行节约相统一,坚决防止借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之名搞“突击花钱”,避免大手大脚花钱,反对不讲绩效使用财政资金。
(3)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因为财政支出进度偏慢,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较低,其结果不仅是造成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效益低下以及大量资金的结转,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因此,必须将预算进度缓慢的问题提到加强预算执行严肃性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