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监控
预算执行监控是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依托一体化系统,对部门预算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反映和纠正,以加强预算执行监管、提高政策措施有效性的活动。
预算执行监控如何开展
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预算执行监控工作:
一、找准切入点,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合理分工,根据预算执行监控内容,成立三个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小组的任务和监控范围。第一组重点对社会保险、住房保障、教育、农业补贴、乡村振兴、困难群众补助等重点民生资金开展监控,第二组负责对科学文化、卫生医疗、环境保护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资金开展监控,第三组负责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外贸投资、特别国债等重点资金开展监控。二是加强学习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监管事项制度规定,关注资金分配的及时性、使用的规范性和支出的可持续性,提升小组人员政策水平,提高监管的敏锐度、前瞻性,确保工作运行顺畅。三是建立监控机制。根据处室定编情况,合理分工,设置专人专岗,详细规定监控内容、监控方式、违规处理、监控分析及各岗位职责。明确预算执行监控工作的具体步骤、方法、预期成果和完成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把握关键点,突出问题导向。一是依托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对资金分配下达的及时性、完整性、资金支出年度和资金使用合规性进行监控,督促预算单位及时反馈预警信息核实处理情况,梳理排查同类问题,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发生。二是根据线上监控数据,选取部分地区开展现场监控及调研,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对执行率较高的资金,查看资金支出方向是否合法合规,及时发现违规使用资金问题;对执行率较低的资金,分析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原因,持续跟踪督促问效。三是提升了预警和处理能力。利用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设置预警类别为系统预算和人工预警。通过系统预警,全面规范财政资金分配和支付的流程;通过人工预警,加强对监控疑点的分析和线上退回,让纠偏处理更加及时高效,
三、紧扣落脚点,确保工作成效。一是建立问题清单,搭建违规问题数据库,梳理各类违规问题类型,归纳问题表现形式,分类监管并加强预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针对系统反映的预警信息,及时通过电话、现场等方式进行查证核实,并跟踪掌握部门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形成监管闭环。三是对基层财政和主管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专题讲授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提供业务指导,规范基层预算执行,持续推动财政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预算执行监控功能模块
为规范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覆盖预算管理主体业务环节、市区镇三级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监控功能模块。
例如上海预算执行监控功能模块于5月1日正式上线启用。预算执行监控功能模块通过统一标准的预警规则配置方式,实现了预算调整调剂、转移支付分配、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等业务共计80余条的监控规则。监控功能的配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既兼顾了全市业务的统一规范,又实现了各区的个性化管理需求,并通过各层级的待办事项,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体验度。
再如旺苍县财政局预算执行监控功能模块于2024年9月1日正式上线启用。该监控模块对85项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进行常态化监督,统一设置160项监控规则。监控模块上线启用后,强化了专项资金监管力度,规范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提升了财政监督效率,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安全,实现了财政资金预算下达、预算执行、资金支付等全链条、全过程常态化监控,为我县财政资金规范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