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附税
二五附税即“二五附加税”,是对进口货物除征收“值百抽五”的正税外,另征2.5%的附加税。旧中国曾征收过“二五附加税”。
二五附税是民国15年(1926年)10月,广东革命政府自动征收2.5%的关税附加税。闽厦福三关于民国16年初按例开征2.5%附加税(奢侈品征5%)。民国18年(1929年)2月1日,施行中华民国新税则,将各内地税局及煤油特税局裁撤,其事务归并海关办理。是日起,福建各关启征土货出口二五附加税;土货复进口二五附加税;机制洋式土货出口二五附加税。同时,停征外国进口货和进口奢侈品附加税,该项进口税已按新税则调整。另外,50里内常关对进出口货物加征半额附加税;在常关缴纳附加税后,货物运往他处,概免重征。
二五附税的内容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设立的第一个内国公债库券还本付息基金保管机构,其成员以上海金融界和商界的代表人士为主,另有国民政府财政当局的代表。该委员会自1927年5月成立,到1932年4月正式改组为国债基金管理。
1926年,南方所倡导的北伐进行的轰轰烈烈。面对现实的政治形势,江浙财阀在同年成立了商业联合会,由虞洽卿、王一亭、吴蕴斋三人任主席,同时在上海的县商会、闸北商会、银行公会、钱业公会、交易所公会、南北报关业公会、纱厂联合会、面粉公会、金业公会、粤侨商业联合会都成为这一新组织的成员。实际上上海原本已经有了一个总商会,虞洽卿等人成立商业联合会这一新组织实际上就是要为由江浙财阀主导,北方的华北财团支持的南北合流这一政治行动服务。
相关术语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