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也称为“期望收益”,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没有意外事件发生时,根据已知信息所预测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

目录

预期收益的衡量指标

  企业通常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预测未来收益的指标,预期收益率由风险溢价以及无风险收益率组成。

  风险溢价衡量了一个投资者将其资产从无风险投资转移到一个平均的风险投资时所需要的额外收益,即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减去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的差额。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越高,对所期望的风险溢价就越大,一般情况下大于1;而无风险收益率一般以稳定的政府长期债券年利率为基础。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E(Ri)=Rf+βi[E(Rm)-Rf],其中,Rf为无风险收益率,βi为投资i的β值,E(Rm)为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E(Rm)-Rf为投资组合的风险溢酬。

预期收益的影响因素

  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对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产品成本以及投资税抵免三个方面。

  1、对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企业在决定对某项目是否投资及投资多少时,首先会考虑市场对该项目的产品在未来的需求情况。企业预期投资项目的市场需求会增加,需求增加意味着企业的预期收益会增加,从而企业会增加投资。

  2、产品成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项目的成本,尤其是劳动者的工资成本。工资成本上升对预期收益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工资成本上升降低了预期收益。另一方面,工资成本上升则意味着机器设备替代劳动力更有利可图,从而实际工资的上升会导致投资的预期收益增加,从而会增加投资需求。

  3、投资税抵免。投资税抵免的政策是指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投资税抵免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取决于这种政策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临时的投资税抵免政策会导致短期内投资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对长期的投资需求没有太大的影响。

期望收益标准差决策法

  所谓期望收益标准差决策法指根据投资期望收益和收益标准差进行风险型决策方法。

  收益率标准差衡量实际收益率围绕预期收益率(即平均收益率)分布离散度来反映投资风险。收益率标准差先求收益率离差平方和平均数再开平方得来计算过程实际收益率减去预期收益率得收益率离差;再各离差平方并乘上该实际收益率对应概率进行加总得收益率方差,方差开平方得标准差。

  期望收益标准差决策法通常有下两种具体做法:

  1、最大期望收益法

  用未来收益的期望值作为未来真实收益的代表,并据此利用净现值法、收益率法等进行投资决策,称为最大期望收益法。它是风险条件下(未来收益不确定条件下)简单易行和常用的决策方法。

  期望收益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风险状况,因此投资要冒很大风险。

  2、期望标准差法

  汉瑞·马可威士(Harry Markowitz)提出了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决策定律,即所谓期望标准差法。这条定律叙述如下:

  A、B两项目下面两条件有条满足项目A便好于项目B:

  (1)A期望收益大于或等于B期望收益且A收益标准差小于B收益标准差公式表示:E(A)≥E(B)且(A)<(B);

  (2)A期望收益大于B期望收益且A收益标准差小于或等于B收益标准差:E(A)E(B)且(A)≤(B)。

  由于收益标准差表示风险大小,故条定律意思:

  (1)收益相等情况下选择风险小项目;

  (2)风险相等情况下选择收益大项目。

附件列表


2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集体福利    下一篇 预期收益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