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及附加审计
税金及附加审计是指对税金及附加的审计。对税金及附加的审计目标为证实企业报表中税金及附加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相关税金已完整记录且准确记录于会计期间和相应账户并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了恰当的列报和披露。
税金及附加:核算的是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残保金、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税金及附加审计要点
正常的审计中我们需要:
一、获取利润表中税金及附加发生额的明细,一般采集企业账套后都可以获得,如为审计系统编制底稿可以直接生成各月各明细,如未使用审计系统可以利用数据透视表生成各月各明细。如企业未将税金及附加分明细我们可以按照税金及附加借方发生额对应的应交税费贷方发生额进行获取明细,再或者让企业提供相应的明细。
二、根据应交税费科目获取的纳税申报表,了解企业所使用的税率,检查企业账面实际计提额是否与纳税申报表上申报数一致、是否与应计提的数一致,如不一致需询问企业不一致的原因,如享受减免、减半征收等政策。
三、对税金及附加进行逻辑检查,即是检查税金及附加借方发生额是否与应交税费对应明细贷方发生额一致,如不一致需要查看账面记账是否错误,如不是询问企业不一致的原因。
税金及附加审计程序及过程
一、税金及附加审计需获取的资料
科目余额表和明细账就够啦!其他的资料在做应交税费科目的时候都获取过了。
二、税金及附加审计步骤
第一步:获取企业的明细账、总账(或科目余额表)及相关资料;
第二步:获取或编制税金及附加明细表并复核;
第三步:结合应交税费科目的审计,对税金及附加进行分析、复核;
第四步:对税金及附加的发生进行检查;
第五步:与其它相关科目核对,编制交叉索引;
第六步:与报表附注进行核对;
第七步:其它需执行的程序。
三、税金及附加审计程序和审计过程介绍
1、编制审定表和明细表,三表核对一致
获取税金及附加明细表,编制税金及附加的审定表和明细表,确保税金及附加在财务报表、审定表、明细表和披露表中的金额核对一致。
2、结合应交税费审计,计算、复核本期营业税金及附加各税项计提金额
(1)检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项目的计算依据是否和本期应纳增值税、消费税合计数一致;
(2)按规定适用的税率或费率计算、复核本期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3)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提示:
因在应交税费科目审计中已对相关税费本年计提数实施了分析、测算程序,因此在本科目审计时不需再次复核,而直接引用应交税费测试底稿结论即可。
3、复核其与应交税费的钩稽关系
结合应交税费科目的审计,复核其勾稽关系,复核相符在底稿上标交叉索引号。
4、检查税金及附加列报
检查税金及附加列报是否恰当。
提示:
实务中,应将“应交税费”和“税金及附加”相结合中,由一人负责审计,相关底稿交叉引用。
税金及附加工作底稿编制
(一)“税金及附加”核算内容
“税金及附加”既是一个报表项目,也是会计科目,主要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税金及附加的基本会计处理原则如下:
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二)“税金及附加”重要提示
1.应交税费和税金及附加的逻辑关系
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能够满足资本化的税费以及支付时不通过应交税费过渡的印花税等以外,应交税费的贷方发生额与税金及附加的借方发生额在逻辑上应当勾稽相符。
2.税金及附加的核算范围
对于部分具有“准税收”性质的费用,一般来说,从逻辑和理论上应计入“税金及附加”项目,但如果财政部有具体文件规定应按具体规定执行。例如:企业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5〕72号)的规定,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者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按规定收到的奖励,计入“其他收益”科目;企业未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规定缴纳的滞纳金,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借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贷方应计入“其他应付款”,而不应计入“应交税费”,此时支付的现金流量应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三)编制底稿常见问题
1.工作底稿低级错误,包括但不限于:
(1)导引表、明细表、披露表数据不准确与试算平衡表和附注不一致。
(2)明细表的发生额不准确,存在虚增或虚减情况,与其他对应科目逻辑不符。
(3)审计说明不完整,没有将执行的审计程序情况说明清晰、完整。
(4)缺少索引号或纸质底稿索引号与电子版索引号编制不准确。
(5)审计说明中包含审计调整,但本期数中没有审计调整事项,或者情况相反。
(6)抽取的样本没有记录选取的过程,以及样本量不满足审计计划要求。
(7)应交税费与税金及附加逻辑数据不符。
(8)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没有实施,将应当编制的底稿随意隐藏。
2.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包括但不限于:
(1)未对应交税费与税金及附加进行逻辑核对。
(2)未对税金及附加项目核算范围进行分析和评价。
CPA审计经验分享:实务中,项目组对税金及附加项目的审计程序主要是逻辑核对,很少使用抽查凭证的方式进行验证,但如何存在核对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分析原因,此时项目组可能需要查找具体哪些会计凭证出现会计差错。
导引表
税金及附加导引表是记录税金及附加项目审计调整前后的本期数和上期数以及变化情况,记录审计人员执行税金及附加实质性程序及获取证据,并进而得出税金及附加审计结论的工作底稿。
(1)导引表组成内容
税金及附加导引表主要包括税金及附加按照项目分类的本期数和上期数以及增减变化、审计说明和审计结论。
审计说明:至少包括税金及附加核算内容、增减变化、执行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主要审计证据情况。
审计结论:1.经审计,该项目未见重大异常。2.经审计调整后,该项目未见重大异常。3.因税金及附加测算差异较大且管理层不同意调整(仅为举例)原因,该项目发生数不能确认。根据实际情况,只能选择一个审计结论。
(2)导引表编制要点
上期数来源于上年工作底稿审定数或者未审数(如有调整也需要插列增加调整过程),变动比例为本期数调整后的数据与上期数审定数之间的变动比例。
如果有审计调整,还需要在审计说明中描述审计调整事项及说明。
(3)导引表部分审计说明举例
导引表部分审计说明示例如下:
1.税金及附加主要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2.税金及附加本年数与上年数相比无重大变化。
3.获取税金及附加明细表,总账、报表和明细表核对相符,与试算平衡表和附注核对一致。
4.根据审定的本期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或数量),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经检查,会计处理准确,未见异常。
5.根据审定的本期应纳资源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按规定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资源税税额,经检查,会计处理准确,未见异常。
6.经检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项目的计算依据和本期应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合计数一致,并按规定适用的税率或费率重新计算,经复核,本期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核对一致,经检查,会计处理准确,未见异常。
7.复核本期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费,经核对一致。
8.结合应交税费科目的审计,与应交税费有关明细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交叉复核,经复核,勾稽关系相符。
9.经检查,税金及附加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及恰当列报于财务报表。
明细表
税金及附加明细表数据来源于企业明细账(按税费类型),由于税金及附加的明细表与导引表格式一致,实务中也可以不填列明细表,而直接编制导引表。
项目组需要对税金及附加明细表本期数和上期数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变动是否异常,并与之对应的应交税费贷方发生额进行核对是否相符。
逻辑检查表
编制本底稿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应交税费贷方发生额与税金及附加借方发生额是否存在逻辑关系,部分特殊会计处理需要具体分析后进行逻辑检查。
抽凭表
一般来说,税金及附加无需进行抽凭验证。如有必要进行抽取部分样本进行重点核查。项目组需要关注后附附件是否齐全、账务处理是否准确、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等事项。注意如果发现不符事项,项目组应当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核对内容包括:1.原始凭证内容完整。2.有授权批准。3.账务处理正确。4.账证的内容相符。5.账证的金额相符。6.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披露表
税金及附加披露表除了需要披露相关税金及附加的本期数和上期数以外,还需要附注税项披露各项税费计缴标准以及是否存在税收优惠。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