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税
种类
优点和不足
直接税的优点:
1.直接税的纳税人较难转嫁其税负;
2.直接税税率可以采用累进结构,根据私人所得和财产的多少决定其负担水平;同时,累进税率的采用,使税收收入较有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平抑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
3.直接税中的所得税,其征税标准的计算,可以根据纳税人本人及家庭等的生活状况设置各种扣除制度以及负所得税制度等,使私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
因此,直接税较符合现代税法税负公平和量能负担原则,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满足具有特殊的调节职能作用。
直接税不足:
1.税收损失较大,纳税人直接负担重,征收阻力大,易发生逃税、漏税。
2.征税要求高。征收方法复杂,要有较高的核算和管理水平。
与间接税的区别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分类方法是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的。将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始于19世纪中期。直接税和间接税是当今资本主义税收中使用较多的两个基本税收术语,许多国家按照这种方法对税收进行分类。所谓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属于直接税的这类税收的纳税人,不仅在表面上有纳税义务,而且也是实际上的税收承担者,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目前,在世界各国税法理论中,多以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为直接税。直接税以归属于私人(为私人占有或所有)的所得和财产为课征对象,较之对流通中的商品或劳务的课税而言,有突出的优越之处。
税收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区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但观点不尽一致。有些人从管理角度上来解释,认为直接对最终纳税人所征收的税就是直接税,而要通过第三者(如批发商)征收的税则是间接税。按这种解释,所得税是对收入取得者征收的税,没有经过第三者,称之为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不是对消费者征收而通过了第三者,这些税就是间接税。也有人依立法者的意图为标准,凡立法预定税收负担不会由纳税人直接承受,而可以顺利转嫁给别人,这些税就是间接税;而立法者的意图是使某种税的纳税人即是税负实际负担者,不能转嫁给别人的,为直接税。这种分类方法实际是主观判断,立法者不能预期到什么税能转嫁,有些预期能转嫁的在实际上无法转嫁,而有些预期不能转嫁的则可以转嫁。还有人以税源为划分标准,对收入征税的就是直接税,而对支出征税的则为间接税。按这种分法,所得税为直接税,消费税为间接税。
比重上升的好处
提高直接税的好处体现在:
第一,中国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间接税为主体。18个间接税税种的税收量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70%左右。间接税是累退税,收入越高的人,在间接税的负担上所承受的比例相对越低。反过来,收入越低的人,承受的比例就会越高。这样一种累退税显然对扩大消费是不利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国家的税收收入更多来自于间接税,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税收更多是向中低收入阶层征收,显然这种收入制度在科学性和公平性上都有所欠缺。
第二,价格一般由成本、利润加上间接税决定。若间接税的比重增大,则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对就高,这无疑会抑制消费。此外,若间接税占比变高,则直接税的占比将变低,这就意味着整个税收用于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渠道相对狭窄。
如果我们完善直接税体系,提高直接税比重,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一一得以缓解。直接税比重上升,间接税比重下降,就意味着税收进入价格当中、挤占价格空间抬高价格水平的力度会相应减少,从而有助于扩大消费。
第三,直接税比重上升了,特别是对于居民个人征收的直接税比重上升了,对于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就会相应地提高,从而也能够让税收在缩减基尼系数上有一定的作用。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