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指居民对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的经常性转移支出,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以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等。
转移性支出在财政决算当中,指的是在各级政府财政之间进行资金调拨以及在本级政府财政不同类型资金之间调剂所形成的支出,包括补助支出、上解支出、调出资金、地区间援助支出等。其中,补助支出是指本级政府财政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补助给下级政府财政的款项,包括对下级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等。上解支出是指按照财政体制规定由本级政府财政上交给上级政府财政的款项。调出资金是指政府财政为平衡预算收支、从某类资金向其他类型预算调出的资金。地区间援助支出是指援助方政府财政安排用于受援方政府财政统筹使用的各类援助、捐赠等资金支出。
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
1、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是现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致力于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向人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转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制度。
2、赡养支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规定:赡养是指晚辈直系血亲对长辈直系血亲(含收养关系成立的对象)在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以照顾和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支出是指成年子女赡养父母所应当支出的费用。
转移性支出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也体现了公共财政履行稳定币值、调节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三大职能,具体来说就是:
1、配置资源和要素。转移性支出引起了货币收入的流动,在间接的意义上仍然配置了资源和要素。
2、公共财政履行公平职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通过转移性支出,增加了支出受惠者的货币收入,在私人和企业间进行了收入再分配,从而成为政府实施社会公平政策的重要手段。
3、公共财政履行稳定职能的重要手段。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增加了有关私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间接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特别是其中的济贫支出和社会保险支出等,能够自动地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而逆向变动,从而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是政府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运作手段之一。
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由财政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构成的。财政的转移性支出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社会的消费支出和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二)对生产领域的影响视对象为个人或家庭而不同。若对象是个人,对生产的影响是间接的;若对象是企业,对生产的影响是直接的。
(三)对分配领域的影响财政的转移性支出有可能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是在国民收入已经完成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结果会将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手中。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企业与居民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间的转移,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