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其中某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是通过将该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换算标准产量的系数而求得的。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产成品产量比例法举例说明
举例:甲公司是一家生产模具的的企业,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总产量10000台,生产A产品3000台,B产品3000台,C产品4000台,总发生制造费用14000元,A,B,C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A产品=14000*3000/10000=4200元;
B产品=14000*3000/10000=4200元;
C产品=14000*4000/10000=5600元。
制造费用分配概述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等。
1.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2.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等
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实务工作中常用的三种分配方法: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是指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指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工资成本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产工人工资资料,因而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比较简便。
3.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指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