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计划分配率法

计划分配率法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计划分配率法也称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是按年度开始前预先制定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以后各月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目录

计划分配率法的理解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计划分配率法的计算公式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内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之和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定额工时×年度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法案例分析

  案例1:牛马车间,其全年制造费用计划数为55,000元,全年计划产量中,甲产品2,600件,乙产品2,250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4小时。当时间来到6月份,实际产量中甲产品240件,乙产品150件,全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900元。

  首先计算年度计划分配率:55,000÷(2,600×5+2,250×4)=2.5。

  那么6月份甲产品负担数为240×5×2.5=3,000元,

  6月份乙产品负担数为150×4×2.5=1,500元。

  对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500;

    贷:制造费用一牛马基本车间4,500。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由于每月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分配率来分配制造费用,这就可能导致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分配出去的制造费用之间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制造费用”月末可能会有余额。不过不用担心,到了年末,会对这一差异进行调整。

  如果是超支差异,就编制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一某基本车间。

  若是节约差异,则可以采用红字或编制相反分录来进行处理,以此确保全年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让成本核算数据在年终时能够精准“收官”。

  案例2:某企业第一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数为96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200件;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5小时。已知3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50件、乙产品110件,该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8000元,该企业以定额工时为分配标准。

  要求: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计算两种产品3月份各自应当分配的制造费用。

  解答:

  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500件×4小时/件=10000(小时)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200件×5小时/件=6000(小时)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96000/(10000+6000)=6

  甲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250件×4小时/件=1000(小时)

  乙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110件×5小时/件=550(小时)

  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6=6000(元)

  乙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550×6=3300(元)

  该车间3月份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为9300元。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