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交互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再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简单理解为为: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理解
第一步:对内分配
交互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发生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为其它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某辅助生产车间供应本车间的产品或劳务数量*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率)
第二步:直接分配(对外分配)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某产品或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或车间、部门受益的劳务量*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
(1)优点是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全都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2)缺点是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计算公式
①对内分配的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发生的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数量
②对外分配的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费用总额+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③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对外分配的分配率×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一次交互分配法相关案例说明
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9 000元,锅炉车间21 0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362 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电6 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5 37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20吨。
看下提供的图表:
解答:
一、计算第一次分配率(对内分配率)
在交互分配法下,第一次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全部费用/提供的全部劳务量
①供电车间交互分配率=89 000/362 000=0.2459
②锅炉车间交互分配率=21 000/5 370=3.9106
二、计算供电车间发生的费用
(1)计算供电车间发生的费用
使用供电车间的供电有两种:
①锅炉车间;
②锅炉车间以外的生产车间等
由于锅炉车间使用的费用是无效费用(由其他辅助车间耗用掉而非向外提供),因此要先把锅炉车间使用的6000度供电减掉。
可以理解为:亲兄弟明算账,就算同样都是辅助车间,要先把其他辅助车间用我的费用给减去。
锅炉车间负担电费=6000×0.2459=1475.14元
(2)供电车间发生的总费用有两种:
①供电车间本身的生产费用;
②供电车间还使用了锅炉车间的锅炉费。
由于供电车间还使用了锅炉车间提供的锅炉,因此,使用的锅炉费也要算作供电车间总共发生的费用,所以要把使用的锅炉费加入向外提供的总费用中。
供电车间负担锅炉费=120×3.9106=469.27元
因此,供电车间向外分配的费用总额=89000-6000×0.2459(这部分是其他车间耗用我的费用,无效费用减掉,亲兄弟明算账)+120×3.9106(自己用了别的辅助车间的费用要加上)=87993.87元。
锅炉车间同理可得,
锅炉车间对外分配额=21 000+1475.4-469.27=22 006.13元
三、计算第二次分配率(对外分配率)
①供电车间向外分配的费用总额=87993.87元
向外分配的供总量=362000-6000(锅炉车间耗用)=356000度
供电分配率=87993.87元/356000度=0.2472元/度
用第二次分配率计算生产车间和行政部门等的费用
甲产品负担的电费=220 000×0.2472=54 378.4(元)
乙产品负担的电费=130 000×0.2472=32 132.69(元)
制造费用负担的电费=4 200×0.2472=1 038.13(元)
管理费用负担的电费=1 800×0.2472=444.91(元
同理可得:锅炉车间的单位成本=22 006.13/(5 370−120)=4.1916
甲产品负担的锅炉费=3 000×4.1916=12 574.78(元)
乙产品负担的锅炉费=2 200×4.1916=9 221.51(元)
制造费用负担的锅炉费用=30×4.1916=125.75(元)
管理费用负担的锅炉费用=20×4.1916=83.83(元)
最后汇总各成本:
总甲产品应负担的辅助成本=54378.4+12 574.78=66 953.18(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辅助成本=32 132.69+9 221.51=41 354.20(元)
制造费用应负担的辅助成本=1 038.13+125.75=1 163.88(元)
管理费用应负担的辅助成本=444.91+83.83=528.75(元)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