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这种目标就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其中,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又称稳定币值,这一目标的含义是指社会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以内大体保持稳定,不发生明显的波动。
一般来说,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物价上涨率应控制在5%以下,以2%-3%为宜。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反映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是通过失业率高低来体现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把充分就业目标定位于失业率不超过4%为宜。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一般以剔除价格上涨因素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作为衡量指标。
对这一目标不能用量化的统一标准去衡量,只能根据本国的经济实际与本国的以往某一时期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为依据,合理确定本国的经济增长幅度。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基本持平。
因为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区别较大,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和处于经济调整阶段的国家,其国际收支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应根据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并选择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
货币政策目标的层次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中间目标。
(1)终极目标。指中央银行实行一定货币政策在未来时期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稳定货币的关系,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中间目标。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测和调控的指标。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