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会计百科  >  经济  >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政策分类

  财政投资性支出又称为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部分。财政投资的目的是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社会产业结构。

目录

财政投资性支出理论基础

  凯恩斯理论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放大作用,这种放大作用称之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乘数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方向变化。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

  1、非政府部门投资

  (1)盈利性,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

  (2)项目规模,一般无力承担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只能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

  (3)效益标准,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

  2、政府投资:

  (1)可以不盈利或微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范围

  1、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经济体制的差异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非政府部门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

  (2)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发达国家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小;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

  总结: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2、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

  (1)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对投资主要采用直接调控方式调节自身投资。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

  所谓间接调控,是指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条件,并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来调控非政府部门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

  所谓直接调控,就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结合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状态,安排政府本身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达到优化状态。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属于公共性财产的支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和谐、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合理改善而进行的必要投资,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①基本建设支出;②企业挖潜改造资金;③地质勘探费用;④科技三项费用,即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⑤支援农村生产支出;⑥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⑦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用;⑧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用;⑨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用;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①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即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促进就业补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⑫国防支出;⑬行政管理费; 政策性补贴支出;⑤债务利息支出,也就是国家预算中用来偿还债务和利息的支出,等等。

  总之,财政支出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财政政策,它与财政收入一起共同构成财政分配的全部内容,它代表了政府的政策走向,体现了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中性财政政策    下一篇 摩擦性失业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财政支出?|怀宁组工   https://mp.weixin.qq.com/s/SU-GdIP3aTnYUQA0kfwGGg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