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审计  >  审计调整

审计调整

  审计调整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审计差异进行的调整,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为审计差异调整事项,并需要汇总为审计差异调整表一并反映。其中,审计差异调整表是注册会计师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代编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

  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履行的一项建议职责,调整与否的决定权在被审计单位。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调整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需要调整事项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目录

注册会计师审计调整

  对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和汇总,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实务中,审计差异调整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且汇总为审计差异调整表一并反映。审计差异调整表是注册会计师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代编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审计调整分录与企业日常的会计事项账务处理没有什么差别,将需要调整的会计事项视同该事项刚刚发生,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可。

被审计单位审计调整

  审计调整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展会计调整,不仅强调调整结果,而且强调调整过程,一般需作跨年度调整。由于不涉及损益的事项,其处理方法相对简单。

审计调整的目的

  审计调整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审计差异所进行调整的行为,其目的是保证被审计单位的账务处理遵循有关的会计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和汇总,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

审计调整的特点

  审计调整的特点主要包括:1、调整主体的双重性;2、调整性质的非强制性;3、调整事项的重要性;4、调整范围的确定性;5、调整目标的明确性;6、调整账表的跨年度性。

审计调整分录

  审计调整分录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应当进行审计调整的问题及事项所编制的报表分录,其中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为使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性、公允性,而对审计中发现的审前报表中存在的会计误差所进行的调整工作。

  编制审计调整分录的目的在于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同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由于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因此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

附件列表


1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成本构成    下一篇 效果评价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