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策略
低估值策略,是最传统的价值投资策略,一定必须要求企业价值低于价格,至于企业价值本身是否增长无所谓,只要资产价格够低(低估值),可以接受企业价值走平甚至略微有所下降。典型的策略方法如红利策略、深度价值策略等。低估值策略根据财务数据(历史信息)便基本可构建组合,不需太多对公司未来分析。
低估值策略的解读
何为低估值策略?格雷厄姆最推崇的“捡烟蒂”的投资方法便是对低估值策略最通俗的解释。狭义的低估值策略只看估值(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高低来构建投资组合。而广义的低估值策略在单变量估值指标以外,可以再增加股息率、盈利稳定、低波动率等因子指标。
由于上述指标都指历史数据无需预测分析,因此包括红利策略等在内都可以视作广义的低估值策略。
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中低估值策略长期看还是有效的,这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狭义的“低估值策略”拉长时间看相对大盘也有一定的超额收益,虽然超额收益幅度有限,但至少没有跑输大盘。
从投资方法论来说,低估值策略有效性的逻辑基础,是假设在低估值下相关标的估值不会进一步降低,投资可以赚取业绩的钱。
而单变量只看低估值的狭义策略,面临的问题是低市盈率指数构成主要以金融、地产、建筑、家电等顺周期传统行业板块为主,在宏观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行业面临景气度下滑的问题,则原来的历史估值下限有可能会被击破。
二是在单变量低估值以外,再加上高股息、盈利稳定等SmartBeta因子,广义低估值策略收益率表现会更好。例如“红利+质量”类策略,其做法是在高分红品种的基础上,计算标的在各盈利类指标(例如每股收益、毛利率、ROE等)上的得分,选择综合得分较高的标的形成最终的组合。这类复合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高盈利、稳定盈利来“对抗”可能出现的估值下行问题。
低估值策略的案例
案例一:价值股的长期表现
背景:2024年,全球市场经历了显著波动,许多成长股表现不佳,而价值股则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分析:根据数据,2024年价值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0倍,而成长股的平均市盈率为20倍。价值股在市场波动中表现更为稳定,显示出低估值策略的有效性。
案例二:高股息率股票的表现
背景:2025年,市场对高股息率股票的需求增加,这些股票在市场波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分析:某公司A的股息率为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尽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但该公司A的股价表现相对稳定,显示出高股息率股票在低估值策略中的优势。
低估值策略的风险与挑战
市场情绪的影响
低估值股票可能在短期内继续被市场忽视,导致股价表现不佳。投资者需要具备耐心和长期投资的视角。
基本面变化的风险
低估值股票可能面临基本面恶化的风险,如公司业绩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等。投资者需要定期评估公司的基本面,确保其内在价值未发生重大变化。
行业周期的影响
低估值股票可能集中在某些特定行业,这些行业可能面临周期性波动。投资者需要考虑行业周期对股票表现的影响。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