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
育儿补贴是政府部门为缓解家庭育儿经济压力、优化生育环境实施的经济支持政策。旨在通过发放补贴,减轻家庭在生育、养育和教育方面的经济压力,从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育儿补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鼓励生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方案明确,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仍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例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小娃,共计可领取24个月补贴,即7200元。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受到育儿家庭欢迎。
“国际实践经验表明,生育支持需要综合施策,其中现金补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说。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发放育儿补贴。专家表示,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可持续性更强,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这样的支持更加重要。
从国家来看,每年补贴2000多万婴幼儿,不是小数目。这笔费用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需综合考虑可支配财力、地区间平衡等因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育儿补贴是‘投资于人’的长远之举,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
育儿补贴对象和标准
(一)补贴对象。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二)补贴标准。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2022-2024年各月份出生婴幼儿申领育儿补贴金额对照表
单位:元
出生年月 |
2025年 补贴金额 |
2026年 补贴金额 |
2027年 补贴金额 |
补贴总 年(月)数 |
补贴 总金额 |
|
2022年 |
1月 |
300 |
1个月 |
300 |
||
2月 |
600 |
2个月 |
600 |
|||
3月 |
900 |
3个月 |
900 |
|||
4月 |
1200 |
4个月 |
1200 |
|||
5月 |
1500 |
5个月 |
1500 |
|||
6月 |
1800 |
6个月 |
1800 |
|||
7月 |
2100 |
7个月 |
2100 |
|||
8月 |
2400 |
8个月 |
2400 |
|||
9月 |
2700 |
9个月 |
2700 |
|||
10月 |
3000 |
10个月 |
3000 |
|||
11月 |
3300 |
11个月 |
3300 |
|||
12月 |
3600 |
1年 |
3600 |
|||
2023年 |
1月 |
3600 |
300 |
1年1个月 |
3900 |
|
2月 |
3600 |
600 |
1年2个月 |
4200 |
||
3月 |
3600 |
900 |
1年3个月 |
4500 |
||
4月 |
3600 |
1200 |
1年4个月 |
4800 |
||
5月 |
3600 |
1500 |
1年5个月 |
5100 |
||
6月 |
3600 |
1800 |
1年6个月 |
5400 |
||
7月 |
3600 |
2100 |
1年7个月 |
5700 |
||
8月 |
3600 |
2400 |
1年8个月 |
6000 |
||
9月 |
3600 |
2700 |
1年9个月 |
6300 |
||
10月 |
3600 |
3000 |
1年10个月 |
6600 |
||
11月 |
3600 |
3300 |
1年11个月 |
6900 |
||
12月 |
3600 |
3600 |
2年 |
7200 |
||
2024年 |
1月 |
3600 |
3600 |
300 |
2年1个月 |
7500 |
2月 |
3600 |
3600 |
600 |
2年2个月 |
7800 |
|
3月 |
3600 |
3600 |
900 |
2年3个月 |
8100 |
|
4月 |
3600 |
3600 |
1200 |
2年4个月 |
8400 |
|
5月 |
3600 |
3600 |
1500 |
2年5个月 |
8700 |
|
6月 |
3600 |
3600 |
1800 |
2年6个月 |
9000 |
|
7月 |
3600 |
3600 |
2100 |
2年7个月 |
9300 |
|
8月 |
3600 |
3600 |
2400 |
2年8个月 |
9600 |
|
9月 |
3600 |
3600 |
2700 |
2年9个月 |
9900 |
|
10月 |
3600 |
3600 |
3000 |
2年10个月 |
10200 |
|
11月 |
3600 |
3600 |
3300 |
2年11个月 |
10500 |
|
12月 |
3600 |
3600 |
3600 |
3年 |
10800 |
育儿补贴申领程序
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具体程序如下。
(一)申请。申领人填写有关信息,提供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并对所提供信息及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承诺。申领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
(二)初审。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信息进行初审,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三)审核确认。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同级财政部门。
(四)抽查。市级卫生健康部门按一定比例,对补贴对象信息进行抽查。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根据需要开展抽查,实行动态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育儿补贴资金来源和发放
(一)财政分担比例。中央财政自2025年起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对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所需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二)补贴发放时间。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提高发放效率,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三)补贴发放渠道。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鼓励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或婴幼儿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育儿补贴热点问答
1、我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公共政策,涉及千家万户,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惠民举措。育儿补贴惠及广大婴幼儿家庭,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家庭的生育养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放育儿补贴,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安排,也是“投资于人”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2、育儿补贴申领人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答:申请育儿补贴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家庭确定1名申领人。申领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婴幼儿父母一方,包括生父母、养父母;父母离异的,由父母亲中具有抚养权的一方申领育儿补贴。
(2)婴幼儿父母作为监护人缺失的,由其他监护人申领。
3、申领育儿补贴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答:需要提供以下信息:
(1)婴幼儿基本情况:婴幼儿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出生日期、性别、孩次信息、户籍地址。
(2)申领人基本情况: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手机号、现居住地址、与婴幼儿的关系。
(3)收款账户类型及账户信息。
4、如何提交育儿补贴申请?
答:以线上申请为主,申领人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平台“育儿补贴”小程序,或婴幼儿户籍所在省份的政务服务平台,进入育儿补贴申领专区,登录“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请。
线下申请需要到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现场办理。
5、什么时候可以申领育儿补贴?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制定育儿补贴制度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预计各地可以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育儿补贴。
6、与育儿补贴有关的优惠政策有哪些?
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7、地方已有补贴政策如何衔接?
方案要求各省份做好衔接规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育儿补贴相关政策,亟待国家层面出台基础育儿补贴政策予以规范、指导和统筹。
姜全保说,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特点,在财力允许范围内补充出台差异化补贴政策。通过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生育支持政策。
8、育儿补贴预计有什么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介绍,从国际经验来看,较早进入低生育社会的发达国家大多采取了发放育儿补贴的方式进行生育支持。在微观层面,育儿补贴对不同家庭生育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生育水平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
不过,生育意愿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综合实施多种支持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表示,仅靠经济补贴难以完全解决育儿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和住房、教育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彦说,育儿补贴制度在缓解育龄家庭现实困境、稳定生育预期、改善人口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钥匙”,应与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联动,避免“单点突破”效果有限。
9、未来政策如何继续发力?
方案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评估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完善政策措施。
佘宇认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国家育儿补贴制度为今后整合各种补贴形式、逐步提高补贴水平、与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的协同推进,同时也为建立覆盖儿童成长全周期的综合性育儿补贴制度,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杨凡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优化育儿补贴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使其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