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异化
财务异化是现实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背离了经典教科书中财务管理所制定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标,由此产生的“异化”现象。经典的财务管理教科书把财务管理的目标归结为利润最大化,或是每股盈余最大化,或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些目标尽管有所区别,但基本方向是一致,即都是从所有者的利益出发,而且财务管理的一切活动也以此目标而开始演绎。但现实生活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却远非如此,所谓“一统就死、一放就散”就是对国有企业财务现状的最好描述。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各项制度比较先进与完善,财务管理活动也常常背离经典教科书中的“财务管理”,并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经典目标。这是否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没落,尚需时间的考验,但可以肯定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异化。
财务异化的表现形式
财务异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三点:
1、企业财务被公司大股东左右:在现代股份公司里,大股东利用其绝对的控制权,弃其他股东利益于不顾,玩弄财务管理这一“工具”使其利益达到最大化;
2、企业财务被经营者左右:资本所有者主体地位缺失或控制乏力,从而导致经营者控制企业财务,并“充分”利用财务工具使其利益达到最大化;
3、企业财务被国有股的代理者所左右:国有股一般是通过委托代理人经营的,而代理人通过控制企业财务来达到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财务异化的原因
财务异化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现代企业产权主体分化:产权的核心内容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产权主体分化之后,所有者掌握所有权,而经营者掌握使用权,其实质是二者对企业财产权的分割;
2、不同产权主体对企业财务有不同要求:一旦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化,各自经营的目标也会出现分化。所有者在财务上要求获得最大的企业剩余,经营者在财务上要求获得最大的经营和操纵能力;
3、财务异化是产权主体分化的结果:在实际经营中,由于无视这种财务分化,要么忽视所有者的权益,要么忽视经营者在财务上的要求,无论哪种情况都将导致财务的异化。
财务异化的对策
财务异化的对策包括以下内容:
1、确认产权主体的经济理性:确认各主体的经济理性和各自的经济目标,从而肯定其经济利益的所在;
2、寻求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继续强调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不可侵犯,事实上无视了其它主体的利益。因此,需要对所有者利益进行调整,帮助企业家利益的实现,规范董事长、总经理等代理人的利益;
3、建立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共生关系: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力均衡;强化财务管理的外部校正机制、特别是财务监督机制。
术语解释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