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成本定价

成本定价

  成本定价是从影响价格的不同因素出发,以生产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作为定价的基础。在该方法中,定价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运营成本等。通常,企业会在生产成本基础上添加一个利润率,以确定最终的售价。

  成本定价作为最基本的定价策略,也是最为常见的定价策略,一件商品的售价包含了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增值利润等一系列综合因素。

  成本定价作为最为传统且最普通的定价策略,基本上每一个市场每一件商品都可能会使用这种策略。

目录

定价概述

  定价不是成本和利润的简单相加,定价需要先给产品定位,然后根据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不同价值来制定。

  什么意思呢?过去我们会简单地认为,假如企业生产一个巧克力茶壶的成本是10块钱,想获得的利润是5块钱,那么价格就是成本加上利润,定价15块钱是合理的。这是从企业的角度思考定价问题,肯定了成本在定价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消费者的情况。

  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定价,需要给产品定位,根据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不同价值来制定。

  为什么要给产品定位呢?因为这样才能确定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如果定位到一个较高的价格区间,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同样以新产品巧克力茶壶为例,你把它放在超市里,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常规饮料放在一起的话,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可能就是一瓶可乐的价格3块钱左右。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咖啡馆,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可能是一杯美式咖啡的价格,大概30块钱。为什么同样的产品,放在消费者熟悉的不同产品旁边,会产生3块钱到30块钱近10倍的价格差呢?

  这个背后的心理学解释是,消费者并不知道一个新产品到底值多少钱,消费者愿意为一个产品付出多少钱,是参考了熟悉产品的价格。比如,新上市的一瓶酒,如果拿啤酒杯装,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就是啤酒的价格,但是换做红酒杯,消费者就会拿红酒的价格去衡量。所以企业在给新产品定价的时候,首先要找准定位,看看产品对标的产品是什么?如果能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影响消费者对这个新产品的价格预期。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找到竞争对手的产品呢?首先要找到产品本身满足了消费者的哪些需求,然后思考,有哪些同类产品满足了这些需求?这些同类产品就是企业要找的竞争对手。

  比如,企业生产一款巧克力茶壶,如果这个产品满足的需求是品尝甜味,那么可以想想,市场上满足“品尝甜味”这一需求的产品有哪些?根据常识可以知道,消费者想要品尝甜味,可以去买一包糖果,喝一杯果汁,也可以去吃一份甜点……在这里,糖果、果汁和甜点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如果巧克力茶壶满足的需求是,通过喝东西和别人进行社交,那么“社交”这个需求,那么喝咖啡、喝酒,或者请人看场电影都变成了你的竞争对手。

  找到竞争对手后,企业就可以对产品进行定价,如果巧克力茶壶满足的是“品尝甜味”这一需求,那么产品的定价,就可以围绕同样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进行,比如糖果、果汁、甜点等。如果巧克力茶壶满足的是“社交”这一需求,那么产品的定价,就可以围绕一杯咖啡、一杯酒、一场电影的价格展开,在这类产品中找到巧克力茶壶的定价范围。

  企业最终决定让巧克力茶壶定位在满足“社交”这一需求,定价为3英镑。企业还把它放在一杯定价3.5英镑的卡布奇诺旁边,这样消费者对比一看,就会很乐意尝试购买新上市的巧克力茶壶。后来几个月的销售数据也证明,巧克力茶壶在咖啡馆很有市场,而且随着茶壶在消费者当中的知名度的提高,这为后来在超市等其他渠道的销售也铺平了道路,刺激销量的迅速上涨。可见,新产品上市时,找准定位很关键。

  从巧克力茶壶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根据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不同价值来定价的方法,考虑了消费者的心理。所以,任何新产品在定价时,首先要明白定位的重要性,然后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找到满足此类需求的同类产品。如果能和价格较高的同类产品建立联系,企业的新产品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定价,也就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我们重新认识了定价,不能单纯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把成本和利润简单相加,而是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根据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不同价值来制定价格。企业要找到产品的核心价值,并且找到同样满足这一价值的同类产品,然后根据同类产品来定价。这背后遵循的消费者心理是:消费者面对新产品,不知道这个产品到底值多少钱,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根据熟悉的产品来决定支付范围。所以,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消费心理,精准定位到产品的竞争对手,来确定产品的价格范围。

  定价策略又被叫做价格策略,是每一个企业都要完全掌握的策略之一,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制定和变更的策略,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定价,从而取得良好的收益和利润。

附件列表


1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增减记账法    下一篇 收付记账法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