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均衡率
支出均衡率是指,某一时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与支出进度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支出预算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出均衡率的计算公式
支出均衡率=(支出执行进度/支出进度标准)×100%。
支出执行进度:某一地区财政在某一时点的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数与本年度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率。
支出进度标准:某一地区财政部门参照序时支付近度、前三年平均支付进度、同一地区同级财政部门平均支付进度等确定的年度支出进度计划。
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自身的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社会资源的支配和使用。当公共财政收入大于公共财政支出时,则政府财政预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分配活动的个重要方面,财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
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
依法原则:财政经费非经权力机关审批或认可,不得随意支出,确保每一项支出的合法性。
公平原则:财政支出提供的劳务和补助应在各阶层居民中公平分配。
稳定原则:财政支出应有利于防止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衡运行。
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我国财政支出在此方面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各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科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价格补贴支出等29类。
(2)按国家职能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其他支出共6类。
(3)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两类,其划分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和投资拨款,政府通过付出资金购得实现国家各种职能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后者如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它们直接表现为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4)按和物质生产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包括生产性积累和补偿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非生产积累。
(5)按社会性质划分,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四类。
支出预算概述
部门支出预算由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构成。
基本支出预算,反映的是各部门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支出计划,按性质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基本支出预算是按照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由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和本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数据资料,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
项目支出预算,反映的是各部门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支出预算实行的是项目库管理(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各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别建立项目库,并将所有项目按照申报要求审核后分别纳入本部门的项目库,在项目库中对项目轻重缓急合理排序,并实行滚动管理。各部门编制年度支出预算的项目原则上全部要从项目库中进行选取。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及部门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确定当年项目支出预算安排原则和重点,根据财力状况,按照轻重缓急对项目预算进行审核汇总,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并上报市政府审定。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