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集知识密集和价值导向等特性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目录

范围

  参考上海市文创办发布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22)》,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21)的基础上,规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

  1、媒体与艺术

  2、工业设计

  3、建筑设计

  4、时尚创意

  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7、广告及会展服务

  8、休闲娱乐

  9、文化创意投资运营

  10、咨询和中介服务

  11、文化装备制造及销售

  12、文化创意辅助用品生产及销售

产业链

  上游:创意与内容生产

  1.文化资源挖掘:

  文化资源是文创行业的灵感源泉,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现代文化等。例如,故宫博物院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故宫特色的文创产品;对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是文创产品创作的基础。

  2.创作者与创作机构:

  创作者包括艺术家、设计师、作家、编剧等。他们的创意决定了文创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创作机构如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设计公司等,也在文创产品的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内容创作与策划:

  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创作和策划是文创产品生产的关键步骤。这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漫游戏的设计、影视作品的制作、主题活动的策划等。

  中游:生产与加工

  1.原材料供应:

  文创产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纸张、布料、木材、金属、塑料等。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文创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进度。

  2.生产加工技术:

  文创产品的生产加工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如印刷、雕刻、编织、3D打印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文创产品的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质量控制:

  质量是文创产品的生命线,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文创产品品质的关键。文创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管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消费者的要求。

  下游:营销与消费

  1.营销渠道:

  A:线上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营销渠道成为文创产品销售的重要途径。淘宝、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文博官网、小程序等垂直电商平台,以及微信群、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个体经营,都为文创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B:线下渠道:线下渠道仍然是文创产品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文化展馆、主题公园等主题场所,书店、影院、画廊等文化商品零售场所,是文创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线下渠道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2.品牌建设:

  品牌是文创企业的重要资产,品牌形象能够提高文创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开展有效的品牌推广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消费市场:

  文创产品的消费市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企业消费者、政府机构等。个人消费者是文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文化体验、审美需求、礼品赠送等方面;企业消费者则主要将文创产品作为企业礼品、企业文化建设的工具;政府机构则将文创产品用于文化宣传、旅游推广等方面。

特点

  创新性:不断推陈出新,以独特的创意和设计吸引消费者。

  融合性:文创行业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它能够与多个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高附加值:文创产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意价值,因此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比如一件优秀的文创产品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价格。

  个性化: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个性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产品,而是追求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文化体验。

政策指导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价值,提出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包括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内容。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系统部署指导文化和旅游系统文化产业工作。到2025年,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文化供给质量明显提升,文化消费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贸易禁运    下一篇 上年年末余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