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平衡性
预算平衡性是指,本地区财政预算收支差额(预算净结余)是否为非负,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预算平衡性的计算公式
预算净结余=预算收入数-预算支出数。
预算平衡概述
预算平衡,预算法“第十二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预算平衡是财政部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财政局是各级政府的总会计,掌握政府的各项收支,政府花钱不能超过政府收入能力,平衡既体现了财政局的組收能力,也体现了财政局作为政府管家的当家理财水平。
预算平衡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维持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正常运转,预算收支活动的总体状态协调。二是平衡是财政的核心。平衡意味着收支可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收入减去支出有余额,只要两者的差额,即结余或赤字的额度不超过预算收入总额的一定的较小的比例,该预算便可视为在数量上基本平衡。三是平衡表示预算分配比例协调,既能保障政府正常的运转,也能支持当地发展。
预算平衡的关键:
一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增长机制。税收是主要的来源,企业的经营是有规律同时受到当年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每年财政作为組收牵头部门,要协调税务等相关部门完成人大会批复的收入任务,不能随意调整。
二是支出相对稳定。支出与收入互为一体,“以收定支略有结余“”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遇到突发事件可以通过增加收入和压缩支出来解决,但是很难做到。
三是财政部门要有更家丰富的手段和办法来解决预算平衡,这体现财政的工作水平。一是分建立分层分类保障机制,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重点保障政府重大决策落实和重点工作。二是强化成本控制,加强全成本绩效成果应用,对保障标准超越财力水平、未来不可持续思维项目予以压缩或不予资金支持。三是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
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
1.预算收入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2.预算支出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预算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