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氏指数
拉氏指数(Laspeyres index)是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斯(Étienne Laspeyres)于1864年首先提出的,称为拉斯贝尔斯公式。他主张无论是物价指数还是物量指数都采用基期作为权数来计算指数,其物价指数和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如下:
拉氏物价指数:
拉氏物量指数: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区别
如果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权重选为同度量因素在基期的数值,则我们将此综合指数称为拉氏指数,它是德国统计学家拉斯贝尔斯(Laspeyres)于1684年提出。
如果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权重选为同度量因素在报告期的数值,则我们将此综合指数称为帕氏指数,它是德国统计学家帕舍(H.Paasche)于1874年提出。
比较拉氏和帕氏两种不同指数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发现两种指数都表明几种商品的平均销售量和价格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且增长幅度非常接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种指数的构造方法不同,一般情况下两种指数算出的结果不大相同。通常,拉氏指数所得的结果大于帕氏指数结果。
以价格指数为例,一般价格大幅上涨的商品,其销售量相对下降,而价格上涨较小的商品,其销售量相对上升。这种情况下,在物价上升时期,帕氏指数选取报告期销售量作为权重,而拉氏指数选取基期销售量作为权重,则在价格上升幅度大的商品上前者具有相对较小权重而后者具有较大权重,这样一来,价格上升幅度大的商品在拉氏指数中将起到相对更大的影响,使得拉氏指数结果大于帕氏指数结果。
类似的,当商品帕氏价格下降时,下降幅度大的商品其销售额将相对增加较多,其对帕氏指数带来的影响将大于拉氏指数,从而使得前者具有较小数值。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由于选取了不同的度量因素,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
以价格指数为例,拉式指数固定选取基期的销售数量作为商品的权重,则其价格指数体现的是维持基期购买数量的情况下两个时期购买所有商品所需要开支的变动情况。相应地,帕氏指数固定选取报告期销售量作为商品的权重,其价格指数体现的是在报告期的销售量结构下,价格的变动使得销售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种指数的关注对象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不一致,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