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税收扣除筹划
利用税收扣除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实现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实现相对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各项扣除额、宽免额、冲抵额等越大,计税基数就会越小,应纳税额也就越小,从而节税会越多。
利用税收扣除进行税务筹划,技术较为复杂、适用范围较大、具有相对确定性。各国税法中的各种扣除、宽免、冲抵规定是最为繁琐复杂的,同时变化也最多、最大,因而要节减更多的税收就要精通所有有关的最新税法,计算出结果并加以比较,因此说扣除技术较为复杂;税收扣除适用于所有纳税人的规定,说明扣除基本具有普遍性与适用范围广泛性的特点;税收扣除在规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又决定了采用扣除技术进行税务筹划具有相对稳定性。
利用税收扣除进行税务筹划的要点在于使扣除项目最多化、扣除金额最大化和扣除最早化。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更多的项目能得到扣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扣除的项目越多、金额越大,计税基数就越小,应纳税额就越小,因而节减的税收就越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扣除越早,早期纳税越少,早期的现金流量就会越大,可用于扩大流动资本和进行投资的资金会越多,将来的收益也越多,因而相对节税就越多。扣除最早化,可以达到节税的最大化。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也称纳税策划、节税,指在符合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尽可能使单位本身税负得以减轻或延缓,而获取正当税收利益的行为。
纳税筹划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各单位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纳税人在会计核算、会计处理方法上要严格遵守财政部门的会计制度,不得违背会计制度随意改变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方法。(二)全面性原则。要从整体上考虑纳税筹划的经济利益,不能片面的追求税费的降低。各个税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就可能多缴。还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市场、未来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加以考虑。(三)事先筹划。对已经发生的应税事项,纳税人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就不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了。因此,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