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统计报表
工业统计报表是指,统计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报表,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制度报表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调查单位,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部分报表统计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个体经营户。
调查内容
工业企业生产状况、财务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等。
调查方法
1.按照经营地在地原则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调查单位进行统计。
2.调查单位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制度中各报表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独立自行报送数据。
3.本制度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码,统计机构和调查单位须严格执行,不得自行更改。
4.按照《统计法》的要求,为保障源头数据质量,做到数出有据,调查单位应该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和归档等管理制度。
调查组织方式
调查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工业统计部门通过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分级审核、验收和上报数据。
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
根据数据调查频率,按月度、季度、年度等频率通过国家统计局外网、新闻发布会、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国家统计数据库或其他形式对公众发布。
工业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一、工业总产值
指标解释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计算原则
工业总产值在计算时应当遵循工业生产、最终产品和工厂法三个原则,缺一不可。
内容构成
工业总产值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生产的产成品价值、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①产成品价值
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并在该时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价值合计。
计算公式:产品产量乘以报告期不含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单价。
②加工费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的实际收入计算。
对内非工业部门加工(修理)按成本价格核算收入。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二、产品产量
指标解释
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包括商品量和自用量两部分,根据《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目录》填报。
作为能源或原材料自用于本企业其他生产环节,而非对外销售的产品数量。
普查表B604-1中,中间产品算入产量,不算最终产品产值!
三、工业销售产值
指标解释
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
内容构成
工业销售产值包含两个部分:销售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
工业总产值与工业销售产值区别:
组成部分不同
总产值包含三个部分: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销售产值包含两个部分: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
范围不同
总产值:报告期内生产
销售产值:报告期内销售(包括本期生产和非本期生产)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工业统计 下一篇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