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函数
设生产函数
q=f(K,L)
K为生产要素资本投入量;
L为生产要素劳动投入量;
q为产量;
资本,劳动投入量按同样比例增加到原来的λ倍(λ为常数),新的产量为q’
q’=f(λK,λL)
若:
q’=f(λK,λL)>λq=λf(K,L)
则表示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1、劳动的专业化分工
在大规模生产中,工人可进行更加有效的分工协作,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每个人从头到尾完成每一道工序。这就是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这一点早在18世纪就由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在《国富论》中,他以大头针行业为例,一个未受到专业训练的人,一天只能勉强做一个大头针,但如果将生产分为18个工序,每人只承担一个工序,人均日产量达到4800个大头针,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是十分显著的。
2、几何尺度的因素
某些几何尺度的因素也暗含了规模经济,如大型设备每单位产出的制造和维修费用通常就要比小型设备低。举一个例子:把输油管道的周长扩大1倍,这时油管的截面积(运输能力)将超过1倍,每单位原油的运输成本也随之降低。
3、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有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如电脑管理、流水作业等,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才能采用,也就是说,这些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和技术通常是不可分割的。在汽车制造等行业,流水线作业的成本优势就十分明显,据统计,一家汽车厂商如果年产量超过30万辆,成本就能比小规模生产大大降低。
4、财务方面的因素
厂商活动的大规模化会给它带来筹措资金、购买原料和半成品、销售等方面的好处。例如,有时大厂商所需要的资金靠厂商本身的积累就可以满足,同时凭借其规模优势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方面的便利。在购买原料和半成品时,由于数量大,除了运输上有利,还可利用规定质量、大折扣、订立收购合同等有利条件,使生产成本降低。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如下:
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