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行政行为
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主体之外的被管理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只有外部行政行为才能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
外部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负有不作为义务的事项,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解除禁令,允许他作为的行政活动。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立法界定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由此可见,行政审批是按审批主体所作的界定,即由行政机关做出的审批行为,面比较宽。而行政许可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对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内容是准予申请人从事特定活动。
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部分,行政强制措施是政府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按下“暂停键”;行政强制执行则是政府或申请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处罚等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强制其履行义务。
以案例说明,某县某甲觉得医学美容有利可图,遂非法开一美容诊所,私下招聘了不具有医生资质的乙和护士若干后即开试营业,某日乙不慎将顾客丙手术轻微致残,事发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公安局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公安人员控制住了涉嫌非法行医罪的甲和乙,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对诊所进行了查封,对手术用器械器具、药品等进行了扣押,联系银行冻结了甲、乙的存款账户。案件办结,对甲罚款若干并承担对丙的赔偿责任,甲一直未履行,后行政执法局申请法院对甲的银行账户进行划拨用以缴纳罚款并对丙予以赔偿。公安人员控制甲、乙的行为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实施的查封、扣押、冻结即是行政强制措施,申请法院划拨甲的银行存款即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就是政府为了保证社会有序运行从而制定了许多需要遵守的条条框框,如果某人或组织违反了其中某一条或多条,政府就会对其行为进行惩处,轻则予以警告、罚款,重则予以拘留或吊销执照,具体怎么罚要看违法行为是轻还是重,违法者是个人还是组织。
举例说明,某县某甲游荡于街头,偶见某乙的诊所人来人往,妄测乙肯定收入颇丰,遂起意,于是寻一空屋,布置成诊所模样,私发小广告于市井,自诩某家传名医,非法行医若干,获利些许,某日被县卫健委监督部门发现,县卫健委立即将线索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予以查处,或予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或予拘留,造成严重后果构成非法行医罪或面临刑事惩罚。
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这是根据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划分的,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而内部行政行为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有重大的影响。我国行政诉讼法将其列为不可诉行为之一。
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等。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