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交易
电力市场化交易是指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通过对电力市场的开放和规范,建立起的供求双方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制度。在市场化交易模式下,电力生产企业和电力需求方(如发电厂和用户)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供需双方的自主交易,以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优化。
电力市场化的用户
卖方
主要是发电厂,出售自己生产的电能。
买方
批发交易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电力交易的用户。
零售交易用户:参与电力零售市场交易,自行选择售电公司并签订购售电合同,直接向售电公司购电的电力用户。
电网代理购电用户: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企业以代理方式从电力市场进行购电。
市场运营机构
由于电能无法大规模存储,且其生产、传输和消费同时发生,需要依靠专有的输电网络传输,因此有专门的电力交易机构和电力调度机构,为买卖双方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提供平台服务。
电力市场交易的种类
中长期交易:年(多年)、月(多月)、月内
现货交易:日前、日内、实时
日常生活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购买策略。如果中长期市场签约的电量不能被满足时,就需要通过现货市场对实际用电需求进行补充。如果中长期市场的电量有剩余时,则可通过现货市场进行销售。
电力市场主要交易方式
集中竞价:透明高效的市场出清机制汇总所有经营主体提交的交易申报信息,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统一的市场出清,确保交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挂牌交易:灵活便捷的电量交易方式经营主体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发布电量需求或供给信息,符合资格要求的另一方提出接受要约的申请。
双边协商:灵活自主的电力交易方式经营主体间通过自主协商形成交易结果,并在规定时间节点前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完成交易申报与确认。
用电侧的市场化电价构成
发电侧上网电价(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由政府核定的输配电服务费价格)上网环节线损费(电能传输过程的损耗对应的费用,按政府核定线损率计算得出)+系统运行费(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产生费用的分摊)+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等费用分摊)
电力用户如通过售电公司代理交易,还须按照与售电公司的合同约定,支付相关代理服务费用。
用户参与电力市场
用户通过市场购电,对采购电力的价格和电源类型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还可以与售电公司建立零售服务关系,享受更专业的用电服务。
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签约已于12月4日开启,企业可通过登录浙江电力零售交易平台或“e-交易”APP完成在线合同签订和电量购买。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