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关系
股东关系,又称“投资者关系”(IR)。它是从60年代初以来,在企业公共关系领域中不断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方面。目前,股东关系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同企业职工关系一样,也是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因素之一。
股东关系对象
股东关系对象指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主要对象包括:董事会和董事局;广大的股民;金融舆论专家。对于股份制企业来说,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的生命线,因为这种关系直接涉及到企业的“财源”和“权源”。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加强企业与股东之间的沟通,能够争取已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的了解和信任,能够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股东队伍,吸引新的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社会财源。
股东关系的形成
公司在特定的股权结构或股东构成下会表现出相应的股东关系。股份公司成立时形成了公司最初的股东构成,也赋予了股东关系一个初始状态。之后随着股权结构调整,新股东进入和老股东退出,股东关系也随之调整、变化。股权的每次变动都将带来新的股东构成,也使之前的关系均衡可能被打破、重构。股权变动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可能体现在交易形式上,也可能体现在交易的公开性上。上述动态性、复杂性决定了,可能影响股东关系的因素将是多方面的,并且不同影响因素造就了相应股东之间的特定联系。不同因素从不同角度影响了股东关系的形成、定义了股东关系的亲疏特性,且各角度之间可能存在一定重合,但综合起来则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特定股东构成下的股东关系特征。
股东关系的工作内容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是企业的主人,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息息相关。因此,企业有义务定期向股东汇报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面临和曾出现过的重大问题。企业公关部门应根据股东关心的问题经常性地向股东报告下列信息:
(1)企业的方针、政策、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经营计划。
(2)企业的资金流转状况、经营状况。
(3)股利的分配政策。
(4)盈利预测。
(5)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异情况。
(6)有关企业的各种详尽的统计数字。
股东关系的目标
处理股东关系的传播手段
为了促进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交流,进一步沟通双方的联系,企业公关部门应采取各种传播交流手段进行交流。
(1)利用年终报告进行交流。
利用年终总结报告是企业与股东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亦是企业向股东汇报一年来经营状况的最重要的机会。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许多股东往往就凭年终总结报告来判断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年终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尽量详尽无遗。
(2)召开股东大会和向股东散发企业资料。
企业可根据情况举行定期或不定期股东大会,以向股东汇报企业的各方面情况。此外,还可设立季度报告、股东刊物、股东通讯、财务通告、各种小册子等向股东汇报和交流信息。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直接访问股东,征求意见等。
(3)企业同股东沟通的方法。
企业同股东沟通常用的方法有:
1鼓励股东直接参加本企业各种会议,提出有关改善技术与管理的建议。
2每年函寄红利支票,逢年过节邮寄各种产品并报告企业近况。
3招待股东参观企业实况,并与高级人员会晤或与职工聚餐。
4将企业的公共关系方案的详细内容告知股东,使其对企业的远景有深刻印象。
术语解释
股东是股份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内部公共关系是组织内部纵向公共关系和内部横向公共关系的总称。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