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经费保障率
公用经费保障率是指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与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保运转”水平。
公用经费保障率的计算公式
公用经费保障率=人均公用经费/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人均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养人数。
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同类地区人均公用经费的平均水平。
公用经费概述
公用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日常运转、办公的经常性开支,外延上与人员经费、项目经费相对应,是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用经费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
根据公用经费的支出内容,可将公用经费分为机构运转类支出、办公类支出和按定额计提或控制类支出三类。根据公用经费的支出性质,可将公用经费分为刚性支出和弹性支出。刚性支出是指各单位“开门办公”所需的最基本支出,即最低支出,如水、电、取暖费用等支出。弹性支出主要是指改善性支出,即为了提升履职或改善办公环境所发生的支出,如在基本宣传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宣传力度而增加的宣传支出,又如对发黄的墙面进行粉刷所发生的支出。对刚性支出,预算是必须保障的。而对弹性支出,可根据预算负担能力相应地进行保障,也就是通俗说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根据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中公用支出关联内容,结合历年来公用经费预算编制的惯例,确定纳入公用经费定额管理的项目及其主要支出内容如下:
(一)公务费:主要指单位按照自身职能开展日常工作所必需的,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以下项目内容:
1、办公费:主要指单位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的支出,以及日常文印费支出。
2、印刷费:主要指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等印刷支出。
3、水电费:主要指单位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和电费。
4、邮电费:主要指单位开支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贴)、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
5、取暖费:主要指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的工资、以及由单位统一支付的于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
6、差旅费:主要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
7、会议费:主要指按规定开支的会议房租费、伙食补助费、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大型会议不于其中)。
8、培训费:主要指各类培训支出,以及按标准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
9、招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10、劳务费:主要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
11、物业管理费:主要指单位开支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的物业管理费。
12、其他:主要指上述项目未包括的其他日常公用支出。
(二)交通费:主要用于单位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
(三)修购经费:指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的小型维修、小型购置等费用。主要用于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小型专用设备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及固定资产的小型维修等。
(四)公检法办案经费:指公安、法院、检察院专项办案支出。
(五)业务费:主要指单位为开展业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资料费、印刷费、为完成业务所需的其他消耗性费用支出等。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