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汇率调整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

国际收支术语

  汇率调整政策就是指发生逆差时实行本币贬值,发生顺差时实行升值。汇率调整旨在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经由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资本融进融出的实际收益成本的变化等渠道来实现政策目标。但通过汇率调整实现调节目标,要求本国进出口商品具有充分弹性,而且汇率调整,尤其是竞争性贬值容易引起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货币战。

目录

汇率调整政策的内容

  汇率调整政策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比较而言,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无论是表现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或是储备项目上都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因为,汇率是各国间货币交换和经济贸易的尺度,同国际收支的贸易往来、资本往来的“敏感系数”较大;同时,汇率调整对一国经济进展也会带来多方面的副作用。比如说,贬值容易给一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从而陷入“贬值→通货膨胀→贬值”的恶性循环。它还可能导致其它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从而不利于国际关系的进展等等。

  因此,一般只有当财政、货币政策不能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才使用汇率手段。

汇率概述

  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如果把外国货币当作商品,那么汇率就是买卖外汇的价格,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外汇作为一种以外币计值的资产,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可以进行买卖,其买卖价格就是汇率。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方法,也称应付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单位外国货币的方法,也称应收标价法

  3.美元标价法

  在外汇交易中如果涉及的两种货币都是外币,则很难用直接标价法或间接标价法来判断。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外汇汇率的变动,和其他商品一样,归根结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某种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买方争相购买,卖方奇货可居,则该货币必然升值;反之,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卖家销路不佳,竞相抛售某种货币,则该货币必然贬值。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