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保理
折扣保理又称为融资保理,是指当出口商将代表应收账款的票据交给保理商时,保理商立即以预付款方式向出口商提供不超过应收账款80%的融资,剩余20%的应收账款待保理商向债务人(进口商)收取全部货款后,再行清算。这是比较典型的保理方式。
折扣保理和到期保理的区别
折扣保理,又称为融资保理,是出口商快速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在此机制下,出口商将代表应收账款的票据交付给保理商,随后保理商会以预付款的形式迅速向出口商提供资金支持,通常这一预付款不超过应收账款总额的80%。剩余的20%应收账款将在保理商成功从债务人(即进口商)处收取全额货款后,再与出口商进行清算。这种融资方式在业界颇受欢迎,因为它为出口商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其资金周转和业务拓展。
到期保理则是一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在此模式下,保理商在收到出口商提交的代表应收账款的销售发票等单据时,并不会立即提供融资服务。相反,保理商会在单据所规定的到期日,按照约定向出口商支付货款,无论届时货款是否能够成功收取。这种方式为出口商提供了一种保障,确保其能够在固定的时间点收到款项,从而规划资金使用。然而,与折扣保理相比,到期保理在前期并不提供预付款的融资支持。
保理概述
保理(Factoring),全称保付代理,是一个金融术语,发源于国际贸易中的商业行为,是债权人将自己持有的应收帐款向保理商转让为前提,保理商为债权人提供集融资、应收帐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一种综合融资服务。保理业务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并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国家发展成型,成为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近20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保理业务引入我国的历史并不长,1987年10月中国银行签署了首单国际保理协议,标志着我国以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保理业务。2005年首家商业保理公司在天津成立,意味着商业保理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对于保理的含义:如果觉得释义比较难理解,那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例子:
A公司向B公司进行采购,但A公司因为某些原因需要暂缓付钱,这时候银行或者保理公司可以先行垫付钱给B公司,但是要向A公司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就是保理业务的雏形,银行或者保理公司在这里就充当了保理商的角色。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