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完全价值
重置完全价值是指在当前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因此,有人主张以重置完全价值代替原始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计价依据。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可验证性,具体操作也比较复杂,一般在无法取得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需要对报表进行补充说明时采用。如发现盘盈固定资产时,可以用重置完全价值入账。但在这种情况下,重置完全价值一经入账,即成为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重置完全价值和重置成本的区别
1.定义与计算方法:
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它是一种现行成本,反映了当时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所需的交换价格。这种交换价格是从企业资产或劳务市场获得的成本价格,而不是从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通常出售其资产或劳务的市场中的销售价格。
重置完全价值则是指按照当前的生产条件下,重新购建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支出。它强调的是从当前市价出发,重新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所需支付的金额,而不是从企业主体的角度出发。
2.应用场景:
重置成本更侧重于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获取与现有资产相同或相似资产的成本,它强调的是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这种成本随着时间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时效性。
重置完全价值则更侧重于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但它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其会计实务操作较为复杂,不宜作为普遍的计价基础。重置完全价值的概念更多是在理论上的探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考虑重置成本。
固定资产的计价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