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混合市场,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企业。寡头垄断是指一个市场中每个公司的产品没有独特性且竞争者的数量有限。它的特点为基本上是同质产品;由相对少的销售者;没有明显弹性行业的需求曲线

  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及竞争因素且更接近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市场上一个行业中只有两个企业相互竞争的情况被称为双占垄断或双头垄断,这是寡头垄断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寡头垄断出现的原因有两点,分别是市场竞争的垄断,即企业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所取得的市场垄断;另外一点是政府法定的行政垄断,即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业中的某个企业以垄断权力,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管制,达到改善效率的目的。

目录

寡头垄断市场的综合优势

  具体来看,寡头垄断是现代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客观需要,寡头垄断组织具有综合优势。

  在资金筹集方面,由于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破产风险相对较小,因而它能得到利息较低、数额较大的贷款,使资金成本节约,资金有保证。

  在生产方面,由于生产规模巨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获得规模效益,使单位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在收集市场信息、进行广告宣传和运用销售渠道等方面,比其他企业有更多的优势。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可通过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内部管理体制,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由于一般实行多样化经营,所以企业总体风险较小,可在各种业务、各个方面平衡盈亏,因而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

  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由于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可以投入大量研究和开发费用,因而更有可能不断推出新产品。

  当今产品技术含量日益提高,新产品的研制往往需要相当规模的研究人员长时间运用大量现代化仪器设备,寡头垄断企业的雄厚财力更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寡头垄断企业有能力综合利用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进行系列开发和废物利用,产生出许多附带成果。

  如果说寡头垄断企业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中,一般不会自觉地追求高效率,从而导致实际效率往往与最大可能效率之间存在巨大偏差,高效率只是寡头垄断企业自身天然优势带来的一种可能性的话,那么寡头垄断企业并非真正独占市场,这一点就使寡头垄断企业不得不追求高效率,从而使其高效率具有现实性。

寡头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

  第一,由于几个厂商供应整个市场的全部需求量,生产规模一般是较大的,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第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规模很大,也说明厂商有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财政力量从事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

  第三,大型厂商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大型厂商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许多大型厂商可以具备对付复杂生产过程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实际上,也只有大型厂商有条件使用有专门管理技术的人才和先进的装备。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市场结构的类型

  寡头垄断市场是市场结构的类型之一,主要的市场结构包括:

  (1)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是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竞争状态,也是几个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完全竞争的结果符合帕累托最优

  一般的,如果市场中的买者和卖者规模足够大,并且每个个人(包括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而且不能单独影响市场价格时,这样的竞争性状态被称为完全竞争。同时,也称这样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更加微观地说,完全竞争指在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信息是完全的,生产者可以自由地进出这个市场。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不管市场规模如何,只要市场中的个人认为,或者相信市场价格是给定的并且个人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时,这样的状态就可以判断为竞争性的。譬如,可以证明,在单一产品竞争市场中,两家企业如果进行伯川德竞争的话,就是竞争性的。换句话说,市场规模足够大是完全竞争的充分条件之一,但并非必要条件。

  (2)垄断性竞争

  垄断性竞争是经济学中比较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并在以下条件下产生:

  1.市场中具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消费者具有明确的偏好,商品和服务是“非同质的”,

  3.自由进入。

  进行垄断性竞争的企业在短期具有垄断性质,而在长期则是零利润和生产能力过剩的。

  值得注意的是,垄断性竞争虽然一直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市场与竞争的话题,但是越来越被宏观经济学家所运用,特别是在1970年代以后注重微观基础的建模风潮下。

  (3)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英语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很少的卖者”。在这种市场状态下,每个寡头都关注其他寡头的行为。寡头垄断下的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寡头们相互影响。一个寡头厂商作出的决策影响其它寡头厂商,也被其它厂商的决策所影响。所以在作战略规划时,它要考虑其它市场参与者会对此决策可能作出的回应。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状况。

  (4)垄断

  垄断,或称卖者垄断,台湾通常译独占,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en:Monopsony)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进入障碍的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1.资源形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2.政府创造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3.自然形成垄断: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5)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指因产业发展的自然需要而形成的垄断状态。一般来说,规模经济能够形成自然垄断,像有些公用工程如供应自来水、电气的企业,投资很大,涉及面很广而利润不宜过高,一个地区设多套自来水管道或电力电讯线路也确显浪费,这种情况即自然垄断;又如一个小乡镇,只有一家租车店或一家洗衣店就足以覆盖服务需要,也属自然垄断;再如高科技产品,由于技术研发能力,在一定时期只有一家或少数厂家能够生产,而形成自然垄断。

  西方自然垄断理论从产生到发展分别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可加性解释了自然垄断出现和存在的原因。

  (6)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指只有一个买者而卖者很多的市场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买者就具有了垄断性,如果买方垄断者希望通过在这个市场上购买产品而使其利益最大化,那么,他将购买较少的数量,并因此付出较低的价格。在买方垄断市场上,购买量是由买方垄断者的边际价值和边际费用决定的。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实际投资额    下一篇 新增股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