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放管服

放管服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指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目录

“放管服”的含义

  “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放"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简政放权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为什么“放管服”

  理论基础

  (1)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

  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方法。

  (5)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必须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盯住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现实基础(社会现实情况)

  (1)政府需求

  行政审批效能不高、手续繁琐、信息不共享,多部门审批程序中,互为前置、循环审批、流转时间长。内部办事程序是否过繁,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办理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负责任;懒于思考、懒于调查、懒于干事、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没有明确办理时限、超时限办理或应当场办理而未办理;借机吃、拿、卡、要、占。

  政府急需给自己和项目松绑,以此来提高效能,减少资源浪费。“放管服”改革是政府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社会需求

  “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是社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评价。对办事群众不理睬、不耐烦,语气生硬、态度蛮横、行为粗暴,以不知道、不了解、不在职责范围、办理事项人员不在等为由推脱或敷衍办事群众,在办事场所与群众发生争执。

  政府急需改变社会印象,“放管服”改革就是社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需求。

  (3)个人需求

  部门之间牵扯过多,造成审批流程繁杂,造成部门负担加重,业务下不来,效率上不去。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我们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希望审批程序简单化、审批流程直接化、审批过程加速化。

  政府急需提高办公效率,“放管服”改革就是我们政府工作人员个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个人需求。

“放管服”怎么办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三个方面。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政府要尽力为老百姓解除麻烦和障碍,努力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方便群众,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潜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对于种业管理机构来说就是要做好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宁肯麻烦自己,也要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对此,希望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把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二)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提高站位,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能取消的尽量取消,增强部门间并联审批事项的协同性、便利性,集中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尽快取得实质进展。将行政许可事项和服务事项“颗粒化”为最小单元,统一规范标准,优化再造流程,公开透明依法依规为企业和群众做好服务。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加快推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同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以制度为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氛围。

  (三)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监管常态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机制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中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一种监管模式。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排除妨害请求权    下一篇 消除危险请求权

标签

参考资料

[1].  “放管服”解析   https://www.wxbh.gov.cn/doc/2024/07/19/4355386.shtml
[2].  “放管服”基本知识,应知应会   http://www.pd.gov.cn/zt/fgfgg/202502/t20250227_2027344.html
[3].  【解读“放管服”】“放管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http://www.jnhn.gov.cn/art/2019/5/28/art_32411_1500529.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