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租赁
算力租赁,指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租赁,支付租金的方式,从拥有大量计算资源的服务提供商,比如运营商、互联网厂商、IDC厂商或者其他能够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商处,获取自身需要的计算能力。对于在短时间内需要大规模计算能力,又不想投入过高的前期成本的需求方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产生背景
算力租赁模式的产生,源于多方面,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技术成熟:由于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算力资源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
成本效益:高昂的硬件购买成本、维护成本等资金投入,促使企业寻求更经济的算力获取方式。
市场需求:科技进步,计算任务日益复杂,AI、大数据等应用算力需求激增,推动算力租赁市场增长。
资源闲置:算力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问题日益严重,通过算力租赁可以将闲置的算力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提出系列政策鼓励云计算、大数据和AI行业的发展,促进算力租赁行业繁荣。
算力租赁的优势
算力租赁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主要得益于其多方面的优势:
降低成本:企业和个人无需购买昂贵的设备,节省资金投入。
灵活高效:可以从实际业务出发,灵活地选择算力租赁的规模和时间、地域跨度。
简化运维:通常由算力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和管理算力设备运营,可快速高效的部署。减轻用户的运维负担,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创新研发。
高性能计算能力:租赁的算力通常来自高性能计算集群,能够满足用户对大规模计算任务的需求。
安全可靠性:算力租赁服务提供商通常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容灾备份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算力租赁的风险
尽管算力出租为用户提供了弹性和成本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风险。供应商的可靠性、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此外,计算资源可能会在供应商控制之外的情况下出现故障,因此用户可能需要制定灾难恢复计划。
发展机遇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占比将达到35%。
202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到246EFLOPS,为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业内专家指出,推动算力租赁业务健康发展,还需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一方面,应推动算力租赁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协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算力租赁业务的监管主体和职责分工,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亲属财产关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