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是会计行业各界普遍接受并具有一定权威所支持的,用以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各项原则的总称,其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同步会计行业的会计原则,从而促进会计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公认会计原则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公认”的特征,该原则通常由被授权的全国性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所组织的相应专门机构进行制定、审核和颁布。
公认会计原则的概述
“公认会计原则”指在一特定时间内一国关于下列内容的公认的一致意见或实质性权威支持:何种经济资源和债务应记为资产和债务、资产和债务的何种变化应予记录、如何衡量资产和债务及其变化、何种信息应予披露及如何披露,以及应编制何种财务报表等。这些标准可以是普遍适用的概括性的准则,也可以是详细的做法和程序。
公认会计原则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是对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内容。
2、对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和具体标准:由一系列只适应于某些工作环节或某一类问题的条文和示例组成,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原则等内容。
3、会计处理的方法程序:指具体的会计操作流程和技术要领等内容。
公认会计原则分析
公认会计原则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39年的年会上首次使用,普遍适应性及拥有相当的权威性支持为其“公认”的本质规定与基本特征。这种“公认”,通常要由授权的全国性的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组织相应的专门机构制定、审核和颁布。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依循着“会计实务→会计惯例→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两条基本途径,并逐步从以前者为主向以后者为主转化(会计规范体系不够发达但欲同主要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体系影响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的国家尤其如此)和国际化。公认会计原则实际上是上承会计法律、下接企业会计(西方国家更多的是使用“会计政策”一词)的会计规范的总称,其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称谓、结构、内容与作用。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