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财务  >  公债负担率

公债负担率

  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的公债累积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

  公债负担率指标反映着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公债负担率越小,则公债的发行空间越大。

目录

公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公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00%

  这是存量意义上的公债规模,是从国民经济的总体上考察和分析公债数量大小。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债累积额最多不超过45%;我国财政预算内收入加上预算外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因而,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我国的公债负担率应该保持在20%左右。

术语解释

  公债余额,实际上就是指公债的“市场存量”,即政府在未来时期内必须偿还的公债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价值创造、收入形成和最终使用。从价值创造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成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项收入之和;从最终使用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公债规模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举借公债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包括三层意思:(1)历年发行公债的累计余额;(2)当年新发行公债的总额;(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公债偿债率    下一篇 公债规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