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短期利率决定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利率由货币供求决定,利率与货币需求同向变动,与货币供给反向变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是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对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就其持有者的需求进行研究分析的理论体系。其中,持有者的需求也称为“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指货币持有者习惯于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目录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内容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利率取决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导致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

  流动性偏好可以分为三种动机:

  ①交易动机。即为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所需货币数量越多。

  ②谨慎动机。即为预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个人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同收入是密切相关的。

  ③投机动机。即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生利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随利率升降而向相反方向变化,因此,利率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利率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小。这一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在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而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将是无限的。也即是说,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所以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

术语解释

  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也指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它对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最为敏感,变动十分频繁。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通用矩阵    下一篇 SWOT分析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