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非生产性费用

非生产性费用

  非生产性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但与产品生产过程无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报刊费、印刷费、租赁费、运输费等多项内容。

目录

非生产性费用的特点

  1、费用发生零散。非生产性费用发生频率高但数额一般不大,这是非生产性费用与其他费用相比的一大特点。

  2、容易被忽视。由于每笔费用的额度不大,所以容易被公司管理层忽视,从而造成公司费用管理上的一个漏洞。

  3、不可预见性大。公司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公司在很多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方面的不可预见性,给公司的费用控制带来了很多难处。

非生产性费用分类明细

  一般非生产性费用分类明细如下:

  1、能源动力费用:公用电力(含电力增容费)、外购水、各类油料(不含运输用油)、蒸汽等费用;

  2、机械动力设备维修费:维修各类生产设备、能源计量仪表、动力管线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3、办公设备维修费:维修公司打印机、电脑、传真机、投影仪等发生的费用;

  4、劳动保护经费:保健津贴、常规劳保用品、特种劳保用品、工作服、有害作业点监测、有害作业人员体检等费用;

  5、仪器仪表修理费:仪器仪表(不含能源计量仪表)维修、标准检定计量、仪器仪表检定计量、计量设备计量等费用;

  6、知识产权保护费:专利申请、实施、维持费用;查新检索费用;

  7、房产日常维修费:公司房产的日常维修(门、窗、墙面、屋顶、地面等维修);

  8、计算机辅材费:计算机用各类打印纸、软盘、各类打印机及绘图仪用耗材、清洗盘、鼠标垫等购置费用;

  9、办公用品费:文具、文件夹、手工绘图仪器、电子计算器、清洁用具、账本等购置费用;各类资料夹、档案夹等费用;

  10、邮电费:各类通讯工具购置、使用费,电话、电报、传真、信函邮寄等费用;

  11、印刷费:各类表格、单证、帐页、名片及零星印刷品的印制费用;复印、传真用纸购置费用;

  12、产品说明书印制费:各类产品技术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产品履历表、价格表印制费用;

  13、报刊杂志费:报刊、专业杂志、技术期刊订阅费用;业务学习资料费用

  14、木器家具费:办公桌、椅、茶几等购买及维修;

  15、业务活动费:公司对外交往及会议发生的招待费、礼品费;

  16、产品广告费:以各类形式利用各类媒体对公司的产品进行宣传的费用;

  17、展销费:参加各类展销会、展览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8、职工培训费:职工培训所需各类费用(含教材、器材、教师津贴、送外培训费用);特殊工种取证费;

  19、运输费:产品发运以及物资采购所使用各种运输工具的费用;

  20、差旅费:因公出差的交通费、住宿费、住勤补贴、电话电报、小件寄存、行李托运、会务费等;

  21、普通软件购置费:公司各单位所需小型办公软件、工具软件以及防、杀病毒软件。

非生产性费用控制措施

  (一)制度保障

  必须重视非生产性费用控制的重要性,并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细则来规范。在总结公司以前费用控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费用控制管理细则》。管理细则须重点明确:

  1、非生产性费用分类明细:每个公司可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情况,列出了相适应的费用分类明细,分类须对给类费用作一个尽可能详尽的描述,便于公司其他部门学习。

  2、非生产性费用控制的管理和考核部门,明确责权利关系。

  (二)强调部门核算

  成本控制实际上是一个全员参与、个体控制的过程。说它全员参与是指企业的每一个人都会影响成本控制的结果,但成本控制的重点不是这些单个的个体,而是这些个体的直接领导者——部门经理们。

  现代企业对部门经理的职能界定上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对本部门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如果部门经理们真正对本部门实施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实际上就实现了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

  因此实行以部门为单位的“部门核算”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具体的做法是:

  明确部门经理的费用管理职责权限,将其对本部门费用的成本控制任务作为考核和监督部门经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明确说明,通过部门经理的控制以及员工的普遍监督达成目标,实现公司内的“成本控制”目的。

  部门核算优点是极大地调动了中层管理人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解决了两个问题:部门主管不管和没有依据管的问题,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的依据,部门主管怎样来管?为什么管?往往会导致这样的问题:部门主管做“好好先生”——只要员工申请就签字,或者部门主管想控制,但有依据吗?没有。

  实施部门核算最重要、也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确定部门的预算,预算高了失去核算的意义,预算低了部门会难以运转,关键是确定这个“度”,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关键的就是发动财务、行政部门(成本运行部门)的力量,同时在制定这个指标时考虑缩小执行周期,比如一个季度。在第一、二个(甚至更多)考核周期内依照实际进行微调,需要一段试运行。

  (三)奖惩结合

  为刺激部门领导和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一般的核算办法中都包含这样的信息:凡年度成本低于预算、利润高于预算的部分按比例进行奖励,奖励的方法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部门提留,反之进行相应惩罚。年度费用的控制结果将直接影响部门领导的年度薪酬,企业通过对部门领导的控制、员工本身的控制意识增强以及员工——部门领导间的自觉监督实现了成本控制的目标。

  (四)及时通报,建立季度费用通报制

  费用归口管理制是保障公司费用的有序发生,而季度费用通报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季度通报使各费用发生单位明白自己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情况,从而有计划地安排费用支出,避免费用发生的盲目性和超指标。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拣货成本    下一篇 煤炭资源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