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研发人员
高新企业研发人员可以理解为高新技术企业口径下的研发人员,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高新企业研发人员应当要满足科技人员的规定,高新企业研发人员是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专业人员(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涵盖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辅助人员。研究人员专注于研发项目的攻坚;技术人员凭专业知识与经验,参与资料收集整理、实验测试、数据分析等任务;辅助人员则为研发活动提供各类熟练技术支持。
高新企业研发人员的认定
研发人员应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的科技人员条件。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在职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会保险费来鉴别;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可通过签订的劳务合同、工资发放记录、个人所得税扣缴凭证等证明,确认是否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常见问题解答:
1问:如何统计科技人员?
主要统计企业的全时工作人员,通过企业税局个税系统申报记录或社保缴纳记录来鉴别,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2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中对科技人员数量有什么要求?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3问:高企认定中的科技人员有学历要求吗?
提到科技人员,可能会想到是否对学历有要求,但上面明确了没有限制科技人员的学历;还是建议要专科以上并且专业需要与从事研发岗位相关联。如果没有相关联就提供佐证材料作为支撑。
4问: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列入研发人员吗?
可以。设备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属于“专门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人员”。
5问:财会、行政、人事等文科类专业可以纳为科技人员吗?
建议选择理科类专业或与研发活动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
6问:高企认定的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科技人员数应该按照哪个年度进行统计?
一般以申报前1个会计年度进行统计。企业在申报前一年的4、5月份起,就应该对科技人员占比是否达标进行自查,及时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
7问:临时聘用人员包含劳务派遣人员吗?
不包含。
8问:“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这个183天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自然日。
9问:高企认定中的科技人员要求,需要参考哪一个具体政策文件?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三、认定条件(五)企业科技人员占比企业科技人员占比是企业科技人员数与职工总数的比值。
高新企业概述
高新技术企业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由国家或本地区专门的认定管理机构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认定。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称《税收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
(一)企业年限
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即企业须注册成立365个日历天数以上。
(二)知识产权
企业需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值得注意的是Ⅱ类知识产权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仅限使用一次。
(三)技术领域
企业的核心技术需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涵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八大领域。
(四)科技人员比例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研发投入比例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符合以下要求: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六)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创新能力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一般从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综合得分需达到70分(不含70分)以上。
(八)合规性
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诚实信用原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