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公司社会责任原则

公司社会责任原则

  公司社会责任原则是指公司不仅对股东负有责任,而且应对股东之外的员、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社区以及公共利益负有责任。从传统意义上讲,公司以营利性为本质特征,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公司社会责任则原则是对这理念的补充。

目录

公司社会责任原则意义

  在公司法中明确公司的社会责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预防公司滥用经济力量,鼓励公益捐赠、强调环保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行为;

  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公司作为拟制主体,其行为有赖于董事等法人机关行使,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董监高对公司职工、消费者等负有法定的信义义务。信义义务,源于委托代理关系,当福利有赖于他人的行为而得到增益时,即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背景下,股东与董监高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因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管理层因懈怠、积极追求自己利益而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所支出的成本为代理成本。信义义务是为降低代理成本的立法设计,一般认为信义义务广泛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公司背景下,公司董监高对公司负有信义义务。信义义务可细分为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前者是指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公司利益为先,后者要求董事在作出商业决策时必须尽到一个一般谨慎的人在同样或相似的情形下的注意义务。

  公司法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并不表示董监高对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法定信义义务,而只是授权董监高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可以适当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此造成经营决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偏离,不构成违反对股东的信义义务。

公司社会责任相关条文解读

  新《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

  国家鼓励公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以谋求股东利益作为唯一目标,还应当最大限度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本条对应旧法第5条第1款句末的“承担社会责任”,并对其进行了扩展,可视增条文。相较于旧法第五条的规定,新法将“社会责任”单独成条,并扩充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将“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纳入其中,并新增“公司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倡导性规定。鼓励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公司社会责任源于公司兼具营利性和社会性的二元属性。

条文解读

  一、关注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职工、消费者等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首先,公司法注重平衡职工、公司和社会的利益,充分考虑包括公司职工利益在内的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更好地平衡职工与公司的利益。其次,消费者乃是公司的“衣食父母”,公司有义务通过提供优良的产品与服务回报消费者,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我国颁布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公司应自觉遵守与践行。

  二、关注生态环保的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作为社会成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切实维护环境。(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涉及多个方面,环保是其中的突出要求,立法特意予以列出,其他社会责任还包括但不限于分担劳动就业的社会责任、维护经济秩序、依法纳税、依法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等)。

  三、鼓励公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倡导公司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鼓励各类公司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从而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

  《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切实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统筹管理,积极把握、应对ESG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围绕ESG议题高标准落实环境管理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推动海外经营机构在海外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中将ESG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主动适应所在国家、地区ESG规范要求,强化ESG治理、实践和信息披露,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ESG系责任投资的专有名词,E、S、G分别指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系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目前,全球范围内各大证券交易所已在ESG方面布局。ESG的核心要

  求是公司经营活动要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正义、尊重人权、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合理诉求、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鼓励公司善治的基本要求。与ESG相近的是公司社会责任(CSR)、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适应与缓解、社会影响力投资等。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312/t20231229_433999.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